2025年船舶行业研究报告:中国船舶引领行业新周期

中国船舶研究报告:“巨舶”乘风起,“船越”大周期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诚通证券于2025年1月25日发布的报告《中国船舶研究报告:“巨舶”乘风起,“船越”大周期》,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船舶行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发展与国际贸易、航运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紧密相连。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复苏和航运市场的回暖,船舶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深入分析船舶行业的现状、市场规模、未来趋势以及竞争格局,特别关注中国船舶集团的核心企业——中国船舶,探讨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船舶行业、中国船舶、航运市场、新造船需求、行业周期、市场竞争、绿色船舶、国际贸易

一、船舶行业的现状与市场规模

船舶行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国际贸易、航运市场和全球经济形势紧密相连。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贸易的持续增长,船舶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Clarksons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球100总吨以上商船队保有量达到24.31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37%。其中,油船、散货船和集装箱船是全球航运市场的三大主力船型,分别占全球船队规模的28.59%、42.56%和14.96%。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4年全球新造船市场实现了显著扩张,新接订单量达到1.68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1.17%;按修正总吨(CGT)计算,新接订单量达到6600万CGT,同比增长32.43%。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国,其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4年,中国新接订单量占全球的76.94%,手持订单量占全球的66.54%,造船完工量占全球的57.01%。中国船舶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造船企业集团,其核心企业中国船舶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手持订单量占国内的13.32%。

船舶行业的市场规模不仅反映了全球经济的活跃度,也体现了行业的发展潜力。随着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和航运市场的回暖,船舶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然而,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环保要求的提升、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等。这些因素将对船舶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船舶行业未来趋势与市场空间

船舶行业的未来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形势、国际贸易格局、环保政策以及技术创新等。从长期来看,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将继续推动船舶行业的发展。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预测,2025-2029年全球海运贸易量年均增速将达到2.4%。这一增长将为船舶行业带来持续的市场需求。

环保政策的收紧也为船舶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海事组织(IMO)要求到2030年,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年度排放总量相较2008年至少减少20%,到2040年至少减少70%。这促使船舶企业加大对绿色船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船舶行业的转型升级。未来,LNG船、LPG船等高附加值船型的需求将逐渐增加,而传统燃油船舶的市场份额将逐步下降。

地缘政治因素也对船舶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2023年红海航道危机导致全球航运平均运距大幅增加,推动了船舶需求的增长。尽管危机的缓解可能会使运距有所下降,但短期内其影响难以完全消除。未来,船舶行业的市场空间将继续扩大,特别是在绿色船舶和高附加值船型领域。

三、中国船舶的竞争优势与行业地位

中国船舶作为中国船舶集团的核心企业,在国内船舶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业务涵盖船舶制造、海洋工程和机电设备等多个领域,具有强大的综合竞争力。近年来,中国船舶通过内部整合和资产重组,进一步提升了业务专一化程度,船舶造修业务占比从2021年的83.85%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95.64%。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船舶在国内新造船市场的份额约为13.32%,仅次于中国重工。随着集团内部整合的持续推进,中国船舶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特别是在高端船型领域,中国船舶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逐渐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例如,沪东中华在2024年获得了卡塔尔百船计划中的多艘超大型LNG船订单,标志着中国船舶在高端船型领域的突破。

中国船舶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也表现出色。2024年,中国造船板价格较2021年的高点下跌了47.37%,处于历史价格中枢。这为中国船舶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同时,随着全球新造船价格的持续上涨,中国船舶的盈利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四、船舶行业的供需情况与消费趋势

船舶行业的供需情况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从需求端来看,全球海运贸易量的增长是推动船舶需求的核心动力。根据预测,2025-2029年全球海运贸易量年均增速将达到2.4%,这将为船舶行业带来持续的市场需求。同时,船舶老龄化的更新需求也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支撑。截至2024年底,全球船队中超过20年船龄的船舶占比达到42.5%,未来几年将迎来更新高峰期。

从供给端来看,全球造船产能的刚性决定了船舶市场的供给偏紧。2024年,全球造船完工量达到881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0.27%。然而,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的快速增长显示出市场对未来需求的乐观预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国,其产能的释放将继续对全球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消费趋势方面,绿色船舶和高附加值船型的需求逐渐增加。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船东对绿色船舶的需求将不断上升。未来,LNG船、LPG船等清洁能源船舶将成为市场的新宠。此外,船舶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也将不断提升,为船东提供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低的运营成本。

相关FAQs:

Q1:船舶行业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船舶行业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全球经济的增长、国际贸易的复苏、航运市场的回暖以及环保政策的推动。其中,全球海运贸易量的增长是推动船舶需求的核心动力,而环保政策的收紧则促使船舶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Q2:中国船舶在全球船舶行业中的地位如何?

中国船舶作为中国船舶集团的核心企业,在全球船舶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在国内新造船市场的份额约为13.32%,仅次于中国重工。随着集团内部整合的持续推进,中国船舶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特别是在高端船型领域。

Q3:船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船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绿色化、智能化和高附加值化。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绿色船舶和高附加值船型的需求将逐渐增加。同时,船舶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也将不断提升,为船东提供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低的运营成本。

Q4:船舶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船舶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环保要求的提升、地缘政治风险、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其中,环保政策的收紧要求船舶企业加大对绿色船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而地缘政治风险则可能对全球贸易和航运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船舶行业的全面分析。船舶行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国际贸易、航运市场和全球经济形势紧密相连。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贸易的持续增长,船舶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船舶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有望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然而,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环保要求的提升、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等。未来,船舶行业将继续朝着绿色化、智能化和高附加值化的方向发展,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关深度报告

中国船舶研究报告:“巨舶”乘风起,“船越”大周期

中国船舶研究报告:“巨舶”乘风起,“船越”大周期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诚通证券于2025年1月25日发布,共36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中国船舶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