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生制药作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自1993年成立以来,凭借其在生物制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持续创新,逐步构建了覆盖肾科、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科及皮肤科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多元化业务体系。近年来,随着创新药管线的加速推进以及核心产品的稳健增长,三生制药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本文将从企业发展历程、核心业务布局、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角度,对三生制药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三生制药、生物制药、创新药、多元化业务、核心产品、行业竞争、战略布局、未来发展
一、企业简介与发展历程:从生物制药起步到行业领军
三生制药成立于1993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生物制药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治疗方案。1995年,公司成功研发并上市了国内首个重组人促红素(EPO)产品,标志着其在生物制药领域的技术突破。此后,三生制药不断拓展业务领域,逐步覆盖肾科、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科及皮肤科等多个治疗领域。
2015年,三生制药在中国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这不仅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本支持,也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上市后,公司加速推进创新药研发和国际化布局,通过与国内外多家知名药企合作,不断丰富产品管线。2020年,三生国健在科创板挂牌上市,进一步巩固了三生制药在生物制药领域的领先地位。
近年来,三生制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布局创新药管线。2024年,公司多个创新药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包括新一代长效促红素SSS06的NDA获受理,以及IL-17单抗SSGJ-608针对斑块状银屑病的NDA获受理等。这些进展不仅展示了三生制药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为其未来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核心业务布局:多元化产品体系与创新药管线
(一)多元化产品体系
三生制药的核心业务涵盖了肾科、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科及皮肤科等多个治疗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在肾科领域,公司的促红素双品牌“益比奥”和“赛博尔”凭借其优良的疗效和市场认可度,占据了国内EPO产品市场的领先地位。此外,公司还积极布局新一代肾病治疗药物,如HIF-PH抑制剂HIF-117,进一步巩固其在肾科领域的竞争优势。
在肿瘤领域,三生制药的核心产品特比澳(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是全球唯一商业化的rhTPO产品,广泛应用于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CIT)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治疗。2024年,特比澳在医保谈判中成功续约且未降价,进一步保障了其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还通过合作引进了多个肿瘤治疗药物,如HER2 ADC和口服紫杉醇等,丰富了其在肿瘤领域的治疗方案。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三生国健的IL-17单抗SSGJ-608、IL-4R单抗SSGJ-611和IL-5单抗SSGJ-610等创新药项目均处于临床后期阶段,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陆续获批上市。这些创新药的推出将进一步提升三生制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市场份额。
在皮肤科领域,三生制药的蔓迪(5%米诺地尔)是国内首款获批上市的OTC米诺地尔产品,凭借其良好的疗效和品牌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23年,蔓迪泡沫剂获批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其产品矩阵。此外,公司还通过研发和合作,推出了蔓迪洗发水、蔓迪小密梳等衍生产品,进一步拓展了皮肤科领域的市场空间。
(二)创新药管线加速推进
近年来,三生制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推进创新药管线。2024年,公司在多个创新药项目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新一代长效促红素SSS06的NDA已于2024年7月获受理,有望在2026年获批上市。SSS06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对rHuEPO进行改构,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和更少的用药次数,将为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治疗方案。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IL-17单抗SSGJ-608针对斑块状银屑病的NDA已于2024年11月获受理,有望在2025-2026年获批。此外,IL-1β单抗SSGJ-613和IL-4R单抗SSGJ-611均处于III期临床阶段,预计将在2025-2027年陆续提交上市申请。这些创新药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三生制药的产品管线,提升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竞争力。
在肿瘤领域,三生制药的PD-1/VEGF双抗SSGJ-707在2025年JPM会议上披露了早期临床数据,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公司还与百利天恒达成合作,共同推进SSGJ-707与EGFR×HER3双抗ADC的联合用药研究,探索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此外,公司在研的PD-1/HER2双抗SSGJ-705等创新药项目也处于临床早期阶段,未来有望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三、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行业现状
近年来,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疾病患者数量增加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生物制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肾病等领域,市场需求旺盛,为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也迎来了政策红利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实施,也为优质创新药的市场准入提供了保障。然而,生物制药行业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一方面,国际制药巨头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市场渠道,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国内生物制药企业也在加速崛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二)竞争格局
在生物制药行业中,三生制药凭借其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在肾科领域,三生制药的促红素双品牌“益比奥”和“赛博尔”凭借其优良的疗效和市场认可度,占据了国内EPO产品市场的领先地位。此外,公司还积极布局新一代肾病治疗药物,如HIF-PH抑制剂HIF-117,进一步巩固其在肾科领域的竞争优势。
在肿瘤领域,三生制药的核心产品特比澳是全球唯一商业化的rhTPO产品,广泛应用于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CIT)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治疗。2024年,特比澳在医保谈判中成功续约且未降价,进一步保障了其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还通过合作引进了多个肿瘤治疗药物,如HER2 ADC和口服紫杉醇等,丰富了其在肿瘤领域的治疗方案。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三生国健的IL-17单抗SSGJ-608、IL-4R单抗SSGJ-611和IL-5单抗SSGJ-610等创新药项目均处于临床后期阶段,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陆续获批上市。这些创新药的推出将进一步提升三生制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市场份额。
在皮肤科领域,三生制药的蔓迪(5%米诺地尔)是国内首款获批上市的OTC米诺地尔产品,凭借其良好的疗效和品牌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23年,蔓迪泡沫剂获批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其产品矩阵。此外,公司还通过研发和合作,推出了蔓迪洗发水、蔓迪小密梳等衍生产品,进一步拓展了皮肤科领域的市场空间。
相关深度报告

三生制药(01530.HK)核心品种稳健增长,创新管线迈入收获期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华源证券于2025年2月18日发布,共35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三生制药,01530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