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国内储能系统集成龙头的出海二次腾飞

海博思创研究报告:国内储能系统集成龙头的出海二次腾飞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天风证券于2025年4月18日发布的报告《海博思创研究报告:国内储能系统集成龙头的出海二次腾飞》,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储能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国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龙头企业,海博思创凭借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布局,正从国内市场领导者向全球市场重要参与者转变。本文将深入分析海博思创的发展历程、技术优势、海外扩张战略以及面临的挑战,为读者呈现这家储能先锋企业的全貌与未来潜力。

企业简介与发展历程:从技术创业到行业领军

海博思创成立于2011年,由张剑辉博士及其团队创立,是一家专注于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创始人张剑辉拥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和西门子智能电网集团担任重要技术职务,这为海博思创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因。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从最初的创业团队成长为国内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标杆企业,并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公司发展历程可谓是中国储能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1年成立之初,海博思创便中标国家电网微电网储能项目,展现了其在储能领域的技术潜力。2013年,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志着其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官方认可。2016年是公司产业化的重要节点,实验测试中心成立,北京房山工厂投产,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规模生产的跨越。2017-2018年期间,公司先后成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实验测试中心通过CNAS认证,并批量中标国内及南网变电站储能项目,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2020年是海博思创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储能项目累计装机量超过1GWh,实现了从技术型公司向规模化企业的转变。2021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装机量超过2GWh。2022年更是公司突飞猛进的一年,成为"北京市独角兽企业",牵头成立"北京未来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中心",累计装机量突破5GWh。2023年,公司再获"北京市隐形冠军企业"称号,山西大同、广东珠海工厂投产,累计装机量超过12GWh,展现了惊人的增长势头。

进入2024年,海博思创入选"北京市民营企业百强",累计装机量超过20GWh,江苏南通、内蒙古鄂尔多斯工厂开工建设,甘肃酒泉工厂投产,生产基地布局日趋完善。2025年,公司迎来里程碑式发展—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7.83亿元,用于产能扩张、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为公司下一阶段发展提供了强劲的资金支持。

表:海博思创发展重要里程碑

年份 重要事件
2011年 公司成立,中标国家电网微电网储能项目
2013年 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 实验测试中心成立,北京房山工厂投产
2020年 完成股份制改革,累计装机量超过1GWh
2022年 成为"北京市独角兽企业",累计装机量超过5GWh
2023年 山西大同、广东珠海工厂投产,累计装机量超过12GWh
2025年 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7.83亿元

从股权结构来看,海博思创保持了相对集中的股权架构,实际控制人为张剑辉和徐锐夫妇,通过直接持股和控股嘉兴海博合计控制公司32.33%的股份。这种稳定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公司长期战略的执行和核心技术的持续投入。公司核心管理层多具有名校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如副总经理钱昊博士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曾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和德州仪器担任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舒鹏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这些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为公司的技术发展和商业成功提供了坚实保障。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构建储能领域核心竞争力

海博思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核心在于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CMA和CNAS认证的电池及电池系统测试实验室,获准成立了电化学储能系统博士后工作站,并牵头成立了北京市未来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中心。这些高水平的研发平台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储能系统产品是海博思创的核心业务,营收占比已达99%以上。公司产品线覆盖全面,包括功率型储能系统、能量型储能系统、用户侧储能系统和系统控制类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火电机组联合调频、可再生能源并网、独立储能电站,以及移动充储和工商业储能等场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开发了差异化产品解决方案:能量型储能系统主要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独立储能电站,采用风冷或液冷技术,满足高海拔使用需求;功率型储能系统则专注于火电机组联合调频等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具有循环寿命长、高效放电倍率、响应速度快等特点;用户侧储能系统则强调高安全性和灵活配置,支持虚拟电厂、并网、离网多种模式。

在产品性能方面,海博思创与行业龙头企业相比展现出明显竞争优势。根据公开数据对比,公司在能量密度方面与行业龙头阳光电源保持同等水平,而在防护等级、BMS相关指标、直流充电效率、系统内电芯温差、电网响应速度等关键指标上优于多数竞争对手。例如,公司储能系统的防护等级达到PACK级IP67和系统级IP55,高于行业普遍的IP54标准;SOC估算值误差小于3%(云端算法介入时小于2%),精度高于同行;系统内电芯温差控制在30℃以内,显著优于行业50℃的一般水平;电网响应速度方面,一次调频响应时间≤20ms,动态无功电压响应时间≤20ms,反应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电力电子技术创新是海博思创近年来的重点投入方向。公司积极自研储能PCS(储能变流器),深入布局构网型技术、碳化硅应用技术、并网仿真技术等前沿领域。在PCS产品路线上,公司选择了更具技术前瞻性的组串式架构,相较于传统集中式PCS,组串式产品通过直接控制电池组充放电进行交直流转换,在安全性、转换效率、配置灵活性和维护便利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公司已完成215kW风冷组串式PCS产品的研发,并取得GB/T34133、GB/T34120认证,已在山东和新疆项目中成功应用。同时,液冷组串式PCS产品正在研发中,计划申请国标、欧标、美标等多项认证,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表:海博思创储能系统产品关键性能指标对比

性能指标 海博思创产品 行业平均水平 优势体现
能量密度 339.56kWh/m³ 337.48kWh/m³ 与行业龙头相当
防护等级 PACK级IP67;系统级IP55 IP54 安全保护性能更强
SOC估算误差 <3%(云端算法介入时<2%) <2.5%-3% 估算精度更高
直流充放电效率 ≥96% ≥95% 能量转换效率更高
系统内电芯温差 <30℃ <50℃ 温度控制更精准
电网响应速度 一次调频≤20ms;动态无功≤20ms 次调频100-200ms 响应速度更快

生产能力与供应链管理同样是海博思创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新建的PCS生产线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通过智能化工具和MES系统实现精细化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全流程追溯。目前,公司PCS的日产能可达22MW,年产能预计6GW,且具备快速扩产能力。在供应链方面,公司虽然电芯采购相对集中,但在PCS等其他关键部件上建立了多元化的供应商体系,包括上能电气、禾望电气、苏州汇川技术等市场主流供应商,确保了产品交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海博思创是行业内少数具备电池预制舱上下叠放能力的厂商,这一技术已在华东某储能项目中实际应用,大大提高了储能系统的空间利用率和部署效率。除电芯外,公司应用于储能系统集成的关键零部件均系自主研发生产,掌握了产品的核心技术,这使得公司能够针对不同储能应用场景,通过系统校准关键部件的各项指标参数,优化储能系统整体性能,形成了显著的技术壁垒。

全球市场拓展:从中国龙头到国际选手的战略转型

海博思创的国际化战略在2024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公司从中国储能集成龙头向全球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这一战略转型不仅为公司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实现"出海二次腾飞"的战略目标。

国内市场基础是海博思创走向国际的坚实后盾。根据标普全球(S&P Global)统计,海博思创在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新增储能装机排名中位居前三,其中功率规模排名第二,能量规模排名第三。在国内市场,公司表现更为突出,根据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统计,2021-2023年,海博思创在中国企业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排行榜中连续排名首位,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统治力。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华润电力等大型能源央企,这些优质客户资源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业务基础。

从区域分布来看,海博思创国内收入主要来自西北地区(2024年上半年占比36.26%),这与我国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富集、储能需求旺盛的特点相符。其次是华北地区(29.16%)和华东地区(11.41%),形成了较为均衡的国内市场布局。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华北地区收入占比显著提升,反映出公司在区域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新突破。

海外战略布局始于2022年底,公司组建了境外储能业务拓展团队、设立销售服务中心,专注于境外业务开发。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海博思创凭借产品竞争力和精准的市场策略,迅速打开了局面。2024年1-6月,公司已实现境外储能系统收入904.2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25%,虽然占比尚小,但增长潜力巨大。公司境外发展聚焦大型储能和工商业储能领域,针对海外市场特点推出了通过国际认证的海外产品系列,为快速拓展奠定了基础。

在欧洲市场,海博思创取得了显著突破。2024年10月,公司与法国独角兽公司NW签署了重要合作协议,包含在2025年底之前供货500MWh的储能产品,以及在2026年底之前交付超过1GWh的储能产品意向订单。NW是一家专注于储能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营的法国领先企业,已安装超过600MW的电池储能容量,此次合作标志着海博思创产品和技术获得了欧洲高端市场的认可。此外,公司的5MWh储能系统获得了TÜV莱茵颁发的NFPA69:2024和68:2023标准评估报告,满足储能行业最高安全和性能标准,为后续欧洲市场拓展扫清了技术壁垒。

亚太市场是海博思创海外布局的另一重点。2024年10月21日,公司亚太地区新总部落地澳大利亚悉尼,标志着亚太战略进入实质性阶段。公司已与该区域多家客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项目谅解备忘录,多个项目合作协议和采购订单也在同步洽谈中。澳大利亚及周边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渗透率高,储能市场需求旺盛,且对中国企业相对开放,是理想的海外拓展首站。

在美国市场,海博思创采取了技术合作与项目开发并进的策略。公司与全球储能行业领先企业Fluence达成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合力研发前沿储能技术,未来将实现批量产品合作。在项目开发方面,公司与知名开发商Luminous Energy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北美投资开发储能项目。此外,公司还与美国Clean Energy Services(CES)清洁能源服务公司在工程运维方面开展合作,探索储能工程运维技术与模式创新。这种多层次合作模式有助于海博思创在美国这个全球第二大储能市场的稳步发展。

全球储能市场机遇为海博思创的国际化提供了广阔舞台。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数据,保守场景下,预计2023-2027年全球新增储能累计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9.3%;理想场景下可达60.3%。分区域看,美国储能需求维持高增长,预计2024-2025年储能装机量分别为11.9GW/34.4GWh、14.2GW/44.6GWh;欧洲大储新增装机量有望从2023年的3.6GWh增至2024年的11GWh;亚非拉地区2024年下半年开始大型储能项目规划明显加速,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7-12月已公告的亚非拉储能项目规划已超35GWh。这些全球性机遇为海博思创的海外扩张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表:海博思创2024年海外市场主要合作与突破

地区 合作方 合作内容 战略意义
欧洲市场 法国NW公司 2025年底前供货500MWh,2026年底前超1GWh意向订单 进入欧洲高端储能市场
欧洲市场 德国TÜV莱茵 5MWh储能系统获得NFPA69:2024和68:2023标准评估报告 突破欧洲技术认证壁垒
亚太市场 - 亚太总部落地澳大利亚悉尼,与多家客户签订协议 建立亚太区域运营中心
美国市场 Fluence公司 长期技术合作,共同研发前沿储能技术 获取先进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美国市场 Luminous Energy 共同在北美投资开发储能项目 直接参与美国储能项目开发

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在美国市场,政治因素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如未来美国对中国锂电池提高关税等贸易壁垒。对此,海博思创采取了灵活策略,一方面加强与当地企业合作,另一方面提前布局多元化市场,降低单一市场风险。在欧洲和亚太市场,公司注重产品认证和标准符合性,已取得多项国际认证,为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公司2025年与亿纬锂能子公司建立电芯产品战略采购合作关系,预计采购总量为50GWh,这一稳定的供应链安排为海外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海博思创的国际化战略体现了中国储能企业的全球雄心,通过产品竞争力、合作伙伴关系和本地化战略的有机结合,公司正逐步构建全球化的业务布局,实现从中国龙头到国际选手的华丽转身。未来随着海外项目的陆续落地和产能的持续扩张,公司有望在全球储能市场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常见问题解答

海博思创在国内储能行业的市场地位如何?

海博思创是国内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绝对龙头企业。根据权威机构统计,2021-2023年在中国企业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排行榜中,海博思创连续排名首位。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新增储能装机排名中,公司功率规模排名第二,能量规模排名第三。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大型能源集团的储能项目,客户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主要能源央企。

海博思创的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海博思创的核心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公司产品在防护等级、BMS精度、系统温差控制等关键指标上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二是电力电子技术,特别是组串式PCS产品路线,具有安全性高、转换效率高等特点;三是系统级创新,如电池预制舱上下叠放技术,提高了储能系统的空间利用率。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池建模、电池管理、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已获得专利138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

海博思创的海外市场战略有哪些特点?

海博思创的海外战略聚焦大型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市场,采取"区域重点突破+多层次合作"的模式。在欧洲,公司与法国NW公司签订大额供货协议;在亚太,设立澳大利亚区域总部;在美国,与Fluence等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公司针对海外市场特点推出通过国际认证的产品系列,并注重与当地领先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降低市场进入壁垒。2024年以来,公司在欧洲、美国、亚太市场均取得实质性突破。

储能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海博思创如何把握行业机遇?

根据行业预测,2023-2027年全球新增储能累计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49.3%-60.3%,市场空间广阔。海博思创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产能扩张和国际化战略把握行业机遇。公司2025年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产能建设、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计划新增2GWh储能系统产能。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构网型技术、碳化硅应用技术等前沿领域,保持技术领先性。国内外市场的同步拓展将助力公司充分受益于全球储能行业的快速增长。

相关深度报告

海博思创研究报告:国内储能系统集成龙头的出海二次腾飞

海博思创研究报告:国内储能系统集成龙头的出海二次腾飞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天风证券于2025年4月18日发布,共21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海博思创,储能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