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历程中,三维化学(002469.SZ)的成长轨迹堪称一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缩影。这家起源于1969年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设计室的企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淬炼,已从单一的工程设计院蜕变为集"科技+工程+实业"于一体的特色化学集团。2020年对诺奥化工的战略收购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不仅使其业务版图从工程服务拓展至化工实业领域,更构建起"设计-施工-生产-研发"的闭环价值链。
当前,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动下,新疆煤化工项目正迎来建设高潮,预计"十五五"期间总投资规模将达万亿级别。作为国内硫磺回收领域的技术领军者和正丙醇产能最大的生产企业,三维化学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工程+实业"协同发展模式,正站在新一轮增长的风口。本文将深入分析三维化学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构筑护城河,并把握新疆煤化工建设提速的历史性机遇,实现工程与实业业务的协同并进。
一、技术领先构筑护城河:硫磺回收领域的国产化先锋
三维化学在硫磺回收领域的技术积累堪称中国化工行业自主创新的典范。回溯至2000年前,国内大型炼化项目的硫磺回收工艺长期被壳牌(Shell)、法国德希尼布(Technip)、德国林德(Linde)等国际巨头垄断,国内企业不仅需要支付数千万美元的技术转让费,核心设备也完全依赖进口。彼时,国产技术仅能设计10万吨级以下的装置,且关键指标如硫回收率、催化剂寿命等明显落后。
自主研发打破国外垄断。面对这一局面,三维化学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了硫磺回收工艺的技术攻关,其自主研发的"无在线炉硫磺回收工艺技术"通过取消传统加热炉设计,显著降低了系统能耗和排放,同时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投资和占地面积。2001年,公司设计的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胜利炼油厂8.5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建成投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举打破了国外企业对大型硫磺回收技术的垄断。
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三维化学已成为国内参与建设硫磺回收装置最多的企业。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完成各类硫磺回收装置设计、总承包合计240套,总规模达1283万吨/年。根据统计,2024年中国硫磺总产能为1882万吨,这意味着全国硫磺回收装置总规模约为1800万吨/年,三维化学参与建设的装置规模占比超过70%,市场地位稳固。
表:三维化学硫磺回收业务关键数据
指标 | 2020年 | 2024年 | 增长率 |
---|---|---|---|
累计完成装置数量(套) | 230 | 240 | 4.3% |
装置总规模(万吨/年) | 1200 | 1283 | 6.9% |
工程业务收入(亿元) | 3.9 | 5.6 | 43.6% |
硫磺回收市场份额 | ~65% | ~70% | - |
煤化工领域的先发优势。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现代煤化工项目在新疆等地加速布局。三维化学早在2003年就开发出适合煤制油、现代煤化工行业的硫磺回收技术,并完成了全球首个煤直接液化项目——神华煤制油项目的3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设计。公司的"无在线炉工艺"特别适合煤化工项目原料气成分复杂、硫化氢浓度低且波动大的特点,其简化的设备结构有效避免了杂质堵塞问题,较低的初始投资和运行成本更符合煤化工项目对经济性的要求。
2025年一季度,公司新签工程订单达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0.04亿元大幅增长,其中大部分订单来源于新增煤化工项目建设需求。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在手订单16.7亿元,处于近五年较高水平,为未来工程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专业机构预测,2025-2027年公司煤化工工程收入将分别达到3.6亿元、5.5亿元和7.6亿元,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工程+实业"协同效应:构建闭环价值链的独特模式
三维化学通过2020年对诺奥化工的收购,成功实现了从专业工程公司向"工程+实业"一体化运营的转型。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拓展了业务范围,更形成了独特的协同效应——工程业务为实业板块导流客户资源,实业收益反哺技术研发,构建起"设计-施工-生产-研发"的闭环价值链。2024年,公司工程收入达5.7亿元,化工产品收入18.1亿元,双主业协同发展格局已然成型。
正丙醇市场的领先地位。在化工实业板块,三维化学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正丙醇生产商,设计产能达10万吨/年,通过产线调整实际产能可达13万吨/年。正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中约65%用于生产环保性能优异的醋酸正丙酯,主要应用于油墨、彩印、烟草包装等行业。随着环保标准趋严,醋酸正丙酯凭借其低VOC排放特性,正逐步替代传统的醋酸乙酯,2024年国内醋酸正丙酯产能从69万吨增至86万吨,产量从26万吨增至32万吨,带动上游正丙醇需求持续增长。
表:中国正丙醇市场供需情况
年份 | 产能(万吨) | 产量(万吨) | 进口量(万吨) | 表观消费量(万吨) | 进口依赖度 |
---|---|---|---|---|---|
2019 | 14 | 7.5 | 6.4 | 13.9 | 46% |
2024 | 27 | 20 | 3.9 | 23.9 | 16% |
2025E | 44 | 30.8 | 4.0 | 34.8 | 11% |
反倾销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2019年前,进口正丙醇凭借价格优势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随着反倾销政策的实施,中国对美国正丙醇加征关税,进口量锐减,国内产能快速扩张。虽然当前进口产品价格仍比国产低2000-3000元/吨,但进口依赖度已从2019年的46%降至16%。2024年,正丙醇价格从年初的8700元/吨快速上涨至10900元/吨,后回落至约9000元/吨,预计2025年将维持在8000-9000元/吨的盈利区间。
纤维素衍生物:未来的增长点。三维化学正在布局的1.5万吨醋酸纤维素项目代表了公司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的战略方向。醋酸纤维素在油墨、车漆、烟草等行业有广泛应用,目前中国市场年需求量约2-3万吨,但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全球市场由美国伊士曼、比利时索尔维和日本大赛璐三大厂商主导,合计占60%份额。公司计划投资3.2亿元对原有1000吨/年装置进行升级改造,预计2026年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5万吨醋酸纤维素的能力。若项目顺利投产,将有望打破国外垄断,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工程与实业的协同效应。三维化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工程+实业"的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工程业务积累的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为实业板块提供了市场入口;另一方面,实业板块的收益又为技术研发和工程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以硫磺回收工程为例,公司在为煤化工项目提供工程设计服务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客户需求,进而开发出更适合煤化工特点的工艺技术,形成正向循环。2024年,公司化工实业收入占总收入的71%,已成为业绩的主要支柱,而工程业务则凭借技术优势保持了25%左右的高毛利率。
三、新疆煤化工建设提速:万亿投资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在国家"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背景下,发展现代煤化工已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2024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为2.13亿吨和2464亿立方米,仅占全球产量的4.6%和5%,对外依存度高达72%和43%。相比之下,中国煤炭产量达47.6亿吨,占全球52.5%,将煤炭转化为油、气、烯烃等产品具有显著的资源禀赋优势。
新疆煤炭资源的独特优势。新疆作为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储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已探明储量364.5亿吨,位居全国第二。新疆煤层埋藏浅、厚度大,开采成本低,且煤种以低变质的长焰煤、不黏煤为主,占已探明资源的95%,这些煤种特别适合现代煤化工需求。由于运输成本高,新疆煤炭价格长期低于其他地区30-40%,2025年乌鲁木齐长焰煤均价仅为369.5元/吨,为煤化工项目提供了成本优势。
煤化工项目建设热潮。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新疆正成为煤化工项目投资的热点区域。国家能源集团投资1700亿在哈密建设全球首个二代煤制油示范项目;中煤集团投资320亿在疆打造煤制气多能融合项目;平煤神马拟投300亿建设尼龙66产业链;陕煤榆林化学投资1760亿实施煤炭分质利用一期工程。据统计,目前新疆在建煤化工项目投资规模已达6000-7000亿元,其中已开工项目计划投资近1600亿元,"十五五"期间总投资规模可能攀升至万亿级别。
表:新疆主要煤化工项目建设情况
项目名称 | 投资规模(亿元) | 产能规模 | 技术路线 | 进展情况 |
---|---|---|---|---|
国家能源集团哈密煤制油项目 | 1700 | 400万吨/年 | 煤制油 | 在建 |
中煤集团煤制气多能融合项目 | 320 | 20亿立方米/年 | 煤制气 | 推进中 |
平煤神马尼龙66产业链 | 300 | - | 煤基新材料 | 规划中 |
陕煤榆林化学煤炭分质利用项目 | 1760 | - | 煤基烯烃/芳烃 | 一期在建 |
硫磺回收的增量需求。煤化工项目在煤气化过程中会产生含硫化氢的废气,必须通过硫磺回收装置进行处理。虽然煤化工硫回收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不足1%,但随着万亿级投资的落地,绝对规模仍然可观。与传统石油炼化相比,煤化工硫回收装置规模较小(单系列≤50kt/a),原料气中硫化氢浓度低(20%-35%)且波动大,组分更为复杂。三维化学的"无在线炉工艺"特别适合这些特点,已在煤化工领域积累了近20年的经验,有望获得大部分市场份额。
专业机构预测,2025年石油炼化领域的硫磺回收投资约13.9亿元,煤化工领域约4.3亿元;到2027年,煤化工硫磺回收投资将增至9亿元,超过炼化领域的12.6亿元。三维化学凭借在煤化工领域85%的市场份额预期,其煤化工工程收入将从2025年的3.6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7.6亿元,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三维化学在硫磺回收领域的技术优势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A1:三维化学自主研发的"无在线炉硫磺回收工艺"通过取消传统加热炉,直接利用过程气燃烧供热,具有能耗低、排放少、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省等优势。截至2024年,公司累计完成240套硫磺回收装置设计与总承包,总规模1283万吨/年,是国内设计、总承包硫磺回收装置最多的企业,市场份额约70%。
Q2:为什么说新疆煤化工建设将为三维化学带来发展机遇?
A2: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动下,"十五五"期间煤化工项目总投资预计达万亿规模。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硫废气,需配套硫磺回收装置。三维化学早在2003年就开发出适合煤化工的硫磺回收技术,先发优势明显,预计将获得大部分市场份额,驱动工程业务增长。
Q3:三维化学的"工程+实业"双轮驱动模式有何独特之处?
A3:这种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环——工程业务为实业板块导流客户资源,实业收益反哺技术研发。2024年公司工程收入5.7亿元,化工产品收入18.1亿元,两者协同构建了"设计-施工-生产-研发"的闭环价值链,增强了整体竞争力。
Q4:三维化学在正丙醇市场的竞争地位如何?
A4: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正丙醇生产商,设计产能10万吨/年(实际可达13万吨),2024年占全国总产能的37%。受益于反倾销政策和下游醋酸正丙酯需求增长,正丙醇价格维持在较好水平,预计2025年仍有4.1万吨供给缺口,价格将保持在8000-9000元/吨的盈利区间。
Q5:三维化学有哪些新的业务增长点?
A5:公司正在建设1.5万吨醋酸纤维素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醋酸纤维素是高附加值产品,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全球市场由少数几家外企主导。该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关深度报告

三维化学研究报告:受益于新疆煤化工建设提速,“工程+实业”携手并进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国信证券于2025年5月16日发布,共37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三维化学,煤化工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