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美国作为光伏装机的主要市场之一,其政策变动对全球光伏市场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将深入分析美国能源政策对光伏装机增长的影响,以及IRA法案如何重塑光伏市场格局。
关键词:光伏装机、能源政策、IRA法案、市场格局
一:能源政策波动不改光伏装机增长趋势
历史上,美国各届政府的能源政策变动频繁,但光伏装机增长的趋势并未因此改变。从奥巴马政府的《清洁电力计划》到特朗普政府的退出《巴黎协定》,再到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IRA),尽管政策方向不一,光伏装机量却始终保持增长。据IREC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美国共有26万太阳能行业工人,光伏就业岗位超过传统化石能源之和,其中一半以上是与光伏装机相关的安装施工环节。这表明,光伏装机对就业拉动弹性较大,任何牺牲装机需求的政策都将面临巨大压力。
进一步分析,光伏装机成本优势的显著性也是推动其增长的重要因素。根据LAZARD统计,美国公用事业规模光伏项目度电成本(LCOE)约45-72美元/MWh,仅比风电成本略高,远低于天然气发电成本的61-77美元/MWh。随着未来融资利率下降、技术进步,光伏低LCOE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这将进一步推动光伏装机需求的增长。

二:IRA法案对光伏市场的重塑作用
IRA法案的颁布,显著带动了清洁能源投资及就业,其影响远超光伏领域。IRA法案通过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激励本土光伏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也对非美光伏产能产生了深远影响。据SEIA的调研,2023年美国公用事业规模光伏电站单位成本约1美元/W,假设上网电价为53美元/MWh,光伏项目内部收益率可达到7.7%-10.2%,显示出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这一政策不仅促进了本土光伏产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光伏装机对就业的边际贡献,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光伏装机增长的趋势。
IRA法案的实施,使得美国本土组件产能得到显著提升。据InfoLink统计,2023年末美国本土组件产能约17GW,预计2024年末将提升至50GW+。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IRA法案提供的补贴,使得组件产能在美国变得更具吸引力。同时,随着在建产能的陆续释放,美国辅材、电池片需求也将逐步增加,这将进一步推动美国本土光伏产业的发展。
三:贸易政策对光伏产业链的影响
美国对华、对东南亚的光伏贸易挑衅或长期存在,甚至持续加高。在这一趋势下,光伏制造供应链的再全球化将是大势所趋。美国贸易政策的初衷是提升本土产能的竞争力,对东南亚产能加税的目的是将可供应美国市场产能的成本曲线拉得更陡峭。从制定政策想要达到的效果来看,东南亚加税后供美产能成本曲线的目标分布形态从低到高应该分别是:美国本土组件+电池(含中国企业投资)、美国本土组件+其余地区电池(含东南亚电池)、其余地区组件+电池。这一政策导向将导致具备“供美能力”的产能(美国本土电池组件、海外可供美辅材及电池组件)有望继续保持高溢价和一定的超额利润。
此外,美国本土产能的扩张,也将对非美光伏产能产生影响。随着美国本土组件产能的释放,预计美国辅材、电池片需求将逐步增加。同时,考虑到目前美国针对辅材进口的贸易壁垒主要集中于中国产能,随着美国本土组件产能释放,预计海外辅材产能将成为美国本土组件重要的辅材供应来源,有望维持较高溢价及一定的超额盈利。
总结
综上所述,尽管美国能源政策波动频繁,但光伏装机增长的趋势并未改变。IRA法案的实施,显著推动了本土光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对非美光伏产能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贸易政策的调整,将进一步推动光伏制造供应链的再全球化。在这一过程中,具备“供美能力”的产能有望继续保持高溢价和一定的超额利润。未来,随着美国本土产能的不断扩张,光伏市场格局将进一步重塑,光伏装机需求的增长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动。
相关深度报告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美国光储市场专题(二)-政策波动难阻装机增长,优势企业恒强,预期修复临近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国金证券于2024年9月2日发布,共28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光储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