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业信贷投放趋势分析:信贷增速下行与结构分化

银行:2025年银行业信贷投放展望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天风证券于2025年1月10日发布的报告《银行:2025年银行业信贷投放展望》,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2025年,银行业面临宏观经济震荡、社会信贷需求疲软等挑战,信贷投放格局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将深入分析2025年银行业的信贷投放趋势,探讨信贷增速下行的原因、结构分化的特点以及区域信贷资源的变化,为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银行业、信贷投放、信贷增速、结构分化、区域信贷

1、信贷增速下行:监管导向与市场因素的双重影响

2025年,预计银行业信贷增速将进一步下行至7%以下。这一趋势主要受到监管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影响。从监管层面来看,2024年以来,监管当局强调摒弃“规模情结”,保持信贷均衡增长,弱化了对信贷规模的考核。2024年全年,1年和5年LPR分别下调35和60bp,而对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下行24bp,贷款利率降幅慢于LPR,存贷款套利空间显著压缩,虚增冲量贷款受到抑制。此外,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较低,出口订单量受外部因素扰动而持续收缩,套利空间收窄,部分存量贷款将于2025年集中到期,这些因素都导致制造业信贷表现持续走弱。化债工作对政信类贷款投放产生负向影响,2025年将安排2.8万亿化债资源,预计上市银行政信贷款净增速约为8.75%,较2024年下滑5.22pct。农商行贷款投放较弱,2024年四季度以来,农商行贷款出现明显回落迹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然偏弱,农商行配债力度较大,信贷资产荒压力突出,预计2025年上述情况仍将延续。综合分析,预计2025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7.37万亿元,同比少增约0.5万亿,增速维持在6.5%-7%。

2、信贷结构分化:对公贷款占比提升,零售贷款相对低迷

2024年,银行业对公信贷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11月末,对公贷款余额占比约67.24%,比2023年末提升1.24pct,同比增速9.53%,比零售贷款增速高6.27pct。2024年1-11月,对公贷款新增约13.83万亿,较2023年同期少增3.18万亿,比零售多增11.45万亿。零售贷款整体少增,上市银行零售占比持续下滑,反映消费需求低迷。2024年1-11月,零售贷款合计新增2.38万亿元,同比少增约2.56万亿元。其中,消费类贷款(含住房按揭贷款)新增0.55万亿元,同比少增约1.35万亿元;短期消费类贷款负增约0.16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少近1.17万亿元。上市银行零售类贷款占比自2021年末至2024年上半年连续下滑5.75pct,至35.78%。房贷利率下调后,按揭贷款早偿压力得到有效改善,但整体增长仍显疲弱。2024年1-11月整体新增中长期贷款仅1.96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少增约0.75万亿元。未来,银行业的信贷投放可能进一步向对公倾斜。

3、区域信贷资源分化改善:经济发达地区信贷增速回落

2024年,我国信贷资源的区域分化得到改善。截至2024年10月末,各地区信贷增速均值约为8.04%,较2023年下行3.50pct。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经济圈信贷平均增速约8.80%,较2023年全年增速下行3.80pct。东北地区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平均信贷增速为4.87%,比经济发达地区同期平均增速少3.94pct,但较2023年全年增速下行0.88pct,降幅显著小于经济较发达地区。这表明,过去几年我国信贷资源的区域分化较为显著,经济发达地区成为信贷资源集中高地,可能出现了一定的信贷供求矛盾。而在目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相对偏弱,以及信贷挤水分背景下,经济发达地区的信贷资源回落幅度相对更大。

相关FAQs:

Q1: 2025年信贷增速下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1: 2025年信贷增速下行主要受监管政策导向和市场因素影响。监管当局强调摒弃“规模情结”,保持信贷均衡增长,弱化了对信贷规模的考核。同时,贷款利率降幅慢于LPR,存贷款套利空间显著压缩,虚增冲量贷款受到抑制。此外,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较低,出口订单量受外部因素扰动而持续收缩,套利空间收窄,部分存量贷款将于2025年集中到期,导致制造业信贷表现持续走弱。化债工作对政信类贷款投放产生负向影响,农商行贷款投放较弱,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然偏弱,信贷资产荒压力突出。

Q2: 为什么零售贷款相对低迷?

A2: 零售贷款相对低迷主要反映消费需求的低迷。2024年1-11月,零售贷款合计新增2.38万亿元,同比少增约2.56万亿元。其中,消费类贷款(含住房按揭贷款)新增0.55万亿元,同比少增约1.35万亿元;短期消费类贷款负增约0.16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少近1.17万亿元。上市银行零售类贷款占比自2021年末至2024年上半年连续下滑5.75pct,至35.78%。房贷利率下调后,按揭贷款早偿压力得到有效改善,但整体增长仍显疲弱。2024年1-11月整体新增中长期贷款仅1.96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少增约0.75万亿元。

Q3: 区域信贷资源分化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A3: 区域信贷资源分化改善的原因主要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相对偏弱,以及信贷挤水分背景下,经济发达地区的信贷资源回落幅度相对更大。2024年,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经济圈信贷平均增速约8.80%,较2023年全年增速下行3.80pct。东北地区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平均信贷增速为4.87%,比经济发达地区同期平均增速少3.94pct,但较2023年全年增速下行0.88pct,降幅显著小于经济较发达地区。

以上就是关于2025年银行业信贷投放趋势的分析。2025年,银行业信贷增速预计将进一步下行至7%以下,主要受监管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影响。信贷结构分化明显,对公贷款占比提升,零售贷款相对低迷,反映消费需求的走弱。区域信贷资源分化得到改善,经济发达地区信贷增速回落幅度较大。银行从业者和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些趋势,合理调整业务策略和投资组合,以应对未来的市场变化。

相关深度报告

银行:2025年银行业信贷投放展望

银行:2025年银行业信贷投放展望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天风证券于2025年1月10日发布,共16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银行业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