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消费升级、必需消费品、健康需求、功能化、便捷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升级已成为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这一背景下,必需消费品行业因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相关性,展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日本1990-2013年必需消费品的增长逻辑,探讨中国未来哪些必需消费品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一、健康需求推动下的增长机遇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中产阶级群体的扩大,健康意识的提升带来了对健康相关消费品的强劲需求。在食品饮料行业,这一趋势表现为对低糖、低盐、高纤维等健康属性产品的追求。例如,无糖茶、健康酱油等产品因其符合健康饮食趋势而受到市场的青睐。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国无糖茶饮料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2%,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在乳制品行业,健康化的酸奶和功能性乳制品成为新的增长点。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均衡和健康维护的重视,富含益生菌、低脂或无脂的乳制品越来越受欢迎。此外,随着消费者对食品来源和加工过程的关注增加,有机乳制品也开始受到追捧。根据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的数据,有机乳制品在中国的销售额在2018年至2022年间增长了近三倍。
健康需求的增长不仅推动了产品结构的优化,也为必需消费品企业提供了提价的空间。在竞争格局高度集中的行业中,龙头企业通过推出高端产品线,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产品的需求,从而实现了价格的稳步提升。
二、功能化与便捷化的双重驱动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性和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必需消费品行业中体现为对方便食品、即食食品和功能性饮料的需求增加。例如,随着单身家庭和双职工家庭的增多,速冻食品因其烹饪便捷性而成为家庭的首选。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5%,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功能性饮料市场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类饮料通过添加维生素、矿物质或其他营养成分,满足了消费者对特定健康益处的需求。例如,运动饮料、能量饮料和免疫增强饮料等,因其能够迅速补充能量和营养而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数据,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在2018年至2022年间增长了近50%,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在产品功能化的同时,企业也在不断创新,通过提供更多便捷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一些饮料公司推出了便携式小包装产品,以适应消费者在外出时的即时消费需求。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线上购物和到家服务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三、消费心理变化下的市场机遇
随着消费者对价格与品质权衡的日益重视,高性价比的产品成为市场的新宠。这一趋势在必需消费品领域尤为明显,消费者开始寻求在保持品质的同时能够提供更好价格的产品。例如,一些零售商通过会员制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价格优惠和高品质商品的组合,从而吸引了大量中产阶级消费者。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2019年至2023年,会员制零售商的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6%,显示出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商品的强烈需求。
同时,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忠诚度也在增加。在社交媒体和网络口碑的影响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提供一致品质和良好消费体验的品牌。这为那些能够建立起强大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例如,一些国产品牌通过提供与国际品牌相媲美的产品质量,但以更低的价格出售,成功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在消费心理变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加关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偏好,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优质的消费体验来吸引和留住消费者。这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份额,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总结
中国必需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消费者对健康、功能、便捷和性价比的不断追求。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持续,那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和提升消费体验的企业,将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持续的增长。同时,企业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演变。在这一过程中,健康需求的提升、功能化与便捷化的产品创新、以及对高性价比的追求,将成为推动中国必需消费品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
相关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中外复盘系列:1990-2013年日本必需消费品的量价逻辑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广发证券于2024年9月10日发布,共30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食品饮料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