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赛道多元化发展:谁在塑造餐饮新格局?

预制菜行业深度报告:新规重构行业标准,再看市场格局演化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华鑫证券于2024年10月14日发布的报告《预制菜行业深度报告:新规重构行业标准,再看市场格局演化》,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预制菜行业作为食品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中国,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者习惯的变化,预制菜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预制菜,即通过工业化预加工、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仅满足了餐饮业降本增效的需求,也迎合了消费者对便捷、健康饮食的追求。本报告将深入探讨预制菜行业供给端的多元化特点,分析不同类型参与者如何影响和推动这一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预制菜、供应链、餐饮工业化、市场参与者、产品创新

供给端的多元化:预制菜行业的新动力

预制菜行业位于餐饮供应链的中下游,其供给端的参与者类型丰富,包括上游农牧水产企业、中游速冻企业以及下游餐饮企业与零售商超。这些不同背景的企业通过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共同推动了预制菜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上游农牧水产企业的深度布局

上游农牧水产企业凭借原料成本优势,向下游布局预制菜,成为行业中的重要力量。例如,龙大美食从猪肉养殖、屠宰业务延伸至猪肉深加工,打造肥肠、酥肉、烤肠等大单品。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原材料规模化和低成本,但在C端产品打造上品牌力不足。数据显示,预制菜在上游企业的业务中占比逐年增加,从2013年的5.4%增长至2022年的9.1%,显示出上游企业在预制菜领域的深入布局和快速增长。

中游速冻企业的市场扩张

中游速冻企业通过扩充预制菜业务,实现产品线的延伸和市场扩张。以安井食品为例,公司通过自产、贴牌和外延并购三种方式开拓预制菜业务,2018-2023年营收CAGR为58%。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渠道推力强,但由于长期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柔性定制产线相对较弱。预制菜的SKU数量在中游企业中不断增加,从2013年的不足500种增长至2022年的1000余种,显示出中游企业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上的活跃态势。

下游餐饮企业与零售商超的渠道优势

下游餐饮企业与零售商超通过自建中央厨房或OEM模式进行预制菜布局,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快速占领市场份额。例如,海底捞、永辉等企业通过OEM模式推出C端预制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便捷烹饪的需求。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拥有C端基因,但销售渠道资源较为薄弱。预制菜在下游企业的业务中占比也在逐年提升,从2013年的3%增长至2022年的6%,反映出下游企业在预制菜领域的积极布局。

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预制菜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是预制菜行业供给端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口味和新鲜度的要求日益提高,预制菜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不断迭代产品以保持竞争力。

冷链技术的突破

冷链技术的发展是预制菜行业供给端技术创新的重要体现。随着冷链物流规模的扩容,预制菜的运输和储存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使得产品能够保持更长时间的新鲜度和口感。数据显示,我国冷库总量从2019年的1.5亿立方米增长至2023年的2.5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这一增长不仅支撑了预制菜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的产品体验。

产品口味与新鲜度的挑战

预制菜企业在产品口味与新鲜度上面临挑战,必须通过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来克服。例如,安井食品通过自研自产提升产品利润率,增强对上游供应链的把控程度,保障产品品质。同时,公司陆续推出小酥肉、荷香糯米鸡、炸霞糕等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口味的需求。预制菜企业必须不断进行产品迭代,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偏好。

市场格局的演化:预制菜行业的未来趋势

预制菜行业的市场格局正在经历快速演化,供给端的多元化特点预示着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政策环境的趋严,预制菜行业的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我国预制菜企业CR5由2020年的9%提升至2023年的12%,虽然相对于海外成熟市场仍然较为分散,但随着市场准入条件与质量标准的提升,头部品牌将不断收割市场份额。这一趋势表明,具备规模、供应链、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将在新行业环境下逐渐占领市场份额。

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从传统的冷冻菜肴到即热、即烹、即配等多种形式的预制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预制菜企业必须紧跟市场趋势,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以保持竞争力。例如,千味央厨通过绑定核心大客户,开发定制化产品,满足特定客户群体的需求。同时,公司也通过推出“岑夫子”“纳百味”两大品牌切入C端赛道,满足消费者对地方特色美食和年轻性价比产品的需求。

供应链整合的深化

预制菜行业的供应链整合将进一步深化,企业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例如,龙大美食依托源头基地和食品加工厂的广泛分布,基本实现覆盖华东、华北、西南、华中、华南等区域的全国化产能布局,形成集原材料、生产能力、新产品研发、全国化渠道等为一体的供应链整合和成本控制优势。这一整合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总结

预制菜行业供给端的多元化特点,不仅体现了行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也预示着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创新的推进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预制菜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必须紧跟市场趋势,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同时,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和供应链整合的深化,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预制菜行业的发展,不仅将改变餐饮业的格局,也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健康的饮食选择。

相关深度报告

预制菜行业深度报告:新规重构行业标准,再看市场格局演化

预制菜行业深度报告:新规重构行业标准,再看市场格局演化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华鑫证券于2024年10月14日发布,共30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预制菜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