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生猪行业分析:供需博弈下的市场新格局

商品期货-2025年生猪年报:供应恢复,危中有机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长江期货于2025年1月2日发布的报告《商品期货-2025年生猪年报:供应恢复,危中有机》,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本文深入分析了2025年生猪行业的市场动态,探讨了在供需变化、成本控制和政策影响下,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通过对行业周期、供应端、需求端和成本端的细致剖析,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行业视角,以及对未来市场趋势的预测。

关键词:生猪行业、供需分析、成本控制、市场趋势

一、行业周期的演变与影响

生猪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是供需失衡的直接体现,其根本在于能繁母猪产能的周期性变动。自2006年以来,行业经历了六次猪周期,每次周期大约持续4至5年。随着规模化养殖程度的提升和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增加,行业竞争加剧,降本增效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此外,养殖端更倾向于短线操作,如二次育肥和仔猪育肥,加之政策的关注度和行业信息数据的易获取性,市场情绪对短期供需的影响日益显著。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周期性大波动减弱,小波动增多。从2024年3月开始,行业进入了第六次猪周期,目前正处于下行阶段。

二、供应端的逐步增加与市场节奏

自2023年产能去化主要集中在中小养殖户后,集团企业大多维持增长。尽管2024年养殖利润有所改善,但由于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产能补栏偏谨慎,产能以更替优化为主。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年5月产能开始止跌回升,10月官方母猪存栏量4073万头,接近产能绿色区域上限。预计产业将围绕均衡区间调节产能,后期供应增幅相对温和。此外,根据仔猪数据,四季度生猪供应低位回升,预计到明年一季度维持增长,二季度略有下滑,但同比偏高。年前体重压力持续释放,预计2025年生猪的出栏体重同比下降。冻品库存方面,2024年持续去化,预计2025年冻品入库意愿将增强,冻品压力预计先降后增,整体供应缓慢增加。

三、需求端的增长限制与季节性特征

2024年生猪消费不及预期,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不佳和居民消费信心偏低的影响。2025年宏观经济预计继续温和修复,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难有大幅提升。与此同时,生猪供应恢复,猪肉性价比边际改善,但替代品肉类供应偏松的格局下,需求增长有限,呈现季节性需求特征。我国生猪需求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秋冬季消费相对较多,夏季消费相对疲软;重大节假日对猪肉消费的刺激更为明显,如中秋国庆假期及春节前后。

四、成本端的饲料成本下降与行业降本增效

2024年国内豆粕、玉米供需宽松压制下持续走低,生猪饲料成本大幅下降。叠加生产效率提升,行业生猪养殖成本下降,2024年上市公司平均完全成本降至14.3元/公斤。预计2025年饲料价格上涨受限,整体维持低位运行,行业继续降本增效,完全成本有望降至14元/公斤以下,行业平均现金流成本约12元/公斤附近。

相关FAQs:

Q: 2025年生猪行业的市场趋势如何?

A: 2025年生猪行业供应将缓慢增加,需求增长受限,价格重心缓慢下移,价格波动范围预计在12-17元/公斤。

Q: 行业周期的波动对生猪市场有何影响?

A: 行业周期的波动导致市场供需变化,大波动弱化、小波动增多,影响短期供需和价格波动。

Q: 供应端的变化如何影响生猪市场?

A: 供应端的逐步增加和市场节奏的变化,如能繁母猪存栏的回升和冻品库存的去化,将对市场供应和价格产生影响。

Q: 需求端的季节性特征对市场有何影响?

A: 需求端的季节性特征导致市场在不同季节的消费量和价格波动,秋冬季消费增加,夏季消费减少。

Q: 成本端的变化对生猪养殖行业有何影响?

A: 成本端的饲料成本下降和行业降本增效将影响养殖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以上就是关于2025年生猪行业的分析。在供需博弈、成本控制和政策影响下,生猪行业正面临新的市场格局。供应端的逐步增加、需求端的季节性特征以及成本端的下降,共同塑造了行业的未来走向。随着行业周期的演变,企业需要更加关注市场动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成本压力。

相关深度报告

商品期货-2025年生猪年报:供应恢复,危中有机

商品期货-2025年生猪年报:供应恢复,危中有机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长江期货于2025年1月2日发布,共14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生猪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