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银发经济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新银发人群的深入研究,分析其消费潜力和产业机遇,揭示了这一群体在经济、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上的独特特征。研究发现,新银发人群不仅经济宽裕、闲暇时间充裕,而且消费理念逐渐从传统的“奉献式”向“悦己型”转变,为多个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银发经济、消费潜力、产业机遇、新银发人群、悦己消费
1、新银发人群的经济与生活状态
新银发人群,主要指50-65岁的活力老人,这一群体在经济上相对宽裕,自有房产率高,个人月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以上。根据2023年的数据,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预计到2035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将继续上涨至全国总人口的30%,达到4亿人口规模。这一庞大的群体不仅在数量上具有优势,而且在经济条件上也表现出色。2023年-2029年即将退休的新银发人群受教育程度更高,人均收入与财富拥有量也更高。例如,50-59岁新银发人群的个人退休金月均平均数为4732元,家庭收入月均平均数达12259.5元,家庭年均收入约达14.7万元。
2、新银发人群的消费理念与行为
新银发人群的消费理念呈现出“悦己消费”和“理性消费”的特点。他们不刻意储蓄,更愿意将钱花在自己身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在消费行为上,新银发人群表现出较强的“悦己”属性,文旅消费占据了多数新银发人群50%以上的一年消费支出。例如,黄先生(61岁,北京人)表示:“退休后只要有机会就是玩,五年内我想争取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此外,新银发人群在消费决策上较为理性,注重质价比,月花费支出上限即自己的退休金,日常刚需消费习惯货比三家或听取身边熟人推荐购买,以获得最高质价比的消费体验。
3、新银发人群的信息获取与电商渗透
新银发人群的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微信群消息、电视台是被提到最多的五个渠道,其中抖音的使用率最高(68%)。50-59岁新银发人群对智能手机使用更为熟练,对网络复杂信息的处理程度更高,能够在线上处理退货流程,因此电商渗透率较60-65岁人群更高。在内容电商的蓬勃发展下,新银发人群接轨“线上种草餐厅/咖啡店-本地生活平台团购-线下打卡消费”的新型消费方式。例如,任女士(58岁,上海人)表示:“小红书现在就是我的百度,我要买什么东西都会到小红书上去比较。”
4、新银发人群的养老理念与需求
新银发人群的养老理念逐渐从传统的“奉献式”、“养儿防老”向“品质养老”转变。他们普遍对养老院的养老方式持开放态度,但对养老院的“不自由”有所芥蒂,更倾向于“居家服务型养老”、“旅居型养老”或“提供陪同出门服务的养老院”。在收入使用方式与帮带孙辈的态度上,50-59岁新银发人群一定程度开始更加关注自我,而非持有“奉献式”、“养儿防老”等理念。例如,何女士(56岁,退休后移居成都)表示:“我是主动举手不帮女儿带娃的,一方面我们的教育观和现在年轻人很不一样,凑一起反而带不好、要吵架。年轻人自己带孩子时,小孩反而很听话;另一方面,带孩子也是真累,我女儿也心疼我。”
相关FAQs:
1、新银发人群的消费潜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银发人群的消费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宽裕,自有房产率高,个人月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以上,家庭年均收入约达14.7万元。其次,闲暇时间充裕,每天超过10小时的个人可支配时间,催生出社交、出行、自娱等丰富需求。最后,消费理念从传统的“奉献式”向“悦己型”转变,更愿意将钱花在自己身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2、新银发人群的电商渗透率为何较高?
新银发人群的电商渗透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50-59岁新银发人群对智能手机使用更为熟练,对网络复杂信息的处理程度更高。他们能够在线上处理退货流程,减少了对电商平台的抵触。此外,内容电商的蓬勃发展也促使新银发人群接轨“线上种草餐厅/咖啡店-本地生活平台团购-线下打卡消费”的新型消费方式。
3、新银发人群的养老理念有哪些变化?
新银发人群的养老理念从传统的“奉献式”、“养儿防老”向“品质养老”转变。他们普遍对养老院的养老方式持开放态度,但对养老院的“不自由”有所芥蒂,更倾向于“居家服务型养老”、“旅居型养老”或“提供陪同出门服务的养老院”。在收入使用方式与帮带孙辈的态度上,50-59岁新银发人群一定程度开始更加关注自我,而非持有“奉献式”、“养儿防老”等理念。
以上就是关于新银发人群的分析。新银发人群不仅在经济上相对宽裕,而且在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上呈现出独特的特征。他们不刻意储蓄,更愿意将钱花在自己身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在信息获取和电商渗透方面,新银发人群表现出较高的熟练度和接受度。在养老理念上,他们逐渐从传统的“奉献式”向“品质养老”转变,更注重自我和生活品质。这些变化为多个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健康养生消费、精神文娱消费、线下零售业态和刚需医疗器械品类等。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