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防军工行业分析报告:新域新质方向引领结构性增长,板块业绩触底回升

国防军工行业:年报呈现结构性特点,建议关注新域新质方向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中信建投于2025年3月19日发布的报告《国防军工行业:年报呈现结构性特点,建议关注新域新质方向》,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2025年的中国国防军工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随着多家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的陆续发布,行业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点。本报告基于最新市场数据,深入分析了军工行业当前的发展态势,特别关注"新域新质"方向企业的突出表现,以及行业整体从底部回升的趋势。报告显示,尽管传统军工领域保持稳定增长,但以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无人系统等为代表的新兴领域正展现出远超行业均值的增长潜力,成为推动军工行业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将系统梳理军工行业的结构性特点、新域新质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为读者提供全面的行业洞察。

关键词:国防军工、新域新质、结构性增长、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无人系统、年报分析、行业复苏、技术创新、军民融合

军工行业呈现明显结构性特点,新域新质方向表现突出

2024年军工行业年报数据揭示了一个显著特征:行业增长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根据中信建投证券的研究报告,传统军工企业与新域新质领域企业在业绩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以中科星图为例,该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32.57亿元,同比增长29.49%,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2.67%。同样,中航高科2024年营业收入为50.72亿元,同比增长6.12%,归母净利润11.53亿元,同比增长11.75%。这些数据表明,即使在整体行业调整期,部分企业仍能保持稳健增长。

结构性分化的背后是军工行业发展阶段的转变。行业已从"量价齐升"的普遍增长阶段,过渡到"量增价稳"的精细化发展阶段,由"平台放量"转向"建体系,补短板"的专业化发展阶段。这种转变使得不同细分领域的企业表现差异明显。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底以来,军工板块已出现诸多积极信号,多家核心企业发布重大合同公告,业绩企稳迹象明显。关联交易数据显示,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额将显著增加,这表明军工行业基本面已经开始加速回暖。

从估值角度看,当前军工板块处于历史中位水平。数据显示,中证军工板块PE为71.86倍,这一估值水平既反映了市场对行业未来发展的预期,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合理的进入点。值得关注的是,军工行业正处在从业绩预期到业绩兑现的关键转折点,2024年9月以来板块最高涨幅已达50%,这充分体现了市场对新周期增长预期的乐观态度。随着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兑现期的到来,板块的结构性特点可能会更加明显,不同领域的企业表现将进一步分化。

新域新质领域成为增长新引擎,三大方向引领未来发展

在军工行业的结构性增长中,"新域新质"方向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亮点。这一领域主要包括三个方向:新式战争相关产业、新质生产力领域和新技术应用。在新式战争方面,以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无人系统和新一代智能化作战底座为代表的技术和产品正快速发展。无人装备智能化水平快速提高,应用场景不断扩大,性价比优势日益凸显。数据显示,相关企业如中无人机、航天彩虹等已在相应领域建立明显优势。

新质生产力领域则展现出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主要包括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和大飞机三大方向。商业航天领域,卫星互联网的军民应用市场空间广阔,产业链建设亟待提速。据行业报告,我国商业航天布局正在持续落地,SpaceX首个手机直连星座已经建成,这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增长引擎,万亿级产业正在蓄势待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通用机场有475个,而根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还需新增超过500个通用机场,这将带来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市场机会。

在新技术应用方面,MEMS器件、增材制造以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等技术正在军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增材制造(3D打印)市场尤其值得关注,据增材制造研究公司(AMR)最新报告显示,增材制造软件的全球收入预计将从2024年的24.4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的67.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陶瓷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高温性能,产业化应用正迎来拐点。这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军工产品的性能,也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和增长点。

表:军工行业新域新质领域主要方向及特点

方向分类 主要内容 代表领域 增长特点
新式战争 智能化、无人化装备 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无人系统、智能化作战底座 实战需求驱动,技术迭代快
新质生产力 新兴应用领域 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大飞机 市场空间大,增长迅速
新技术 材料与工艺创新 MEMS器件、增材制造、陶瓷基复合材料 技术壁垒高,附加值大

军工行业加速回暖,国际化与改革提供新动能

除新域新质领域外,军工行业的整体回暖趋势也值得关注。数据显示,军工板块业绩已接近底部,2025年行业业绩有望迎来触底回升。这一判断基于多方面证据:首先,核心军工企业订单情况持续改善,2024年底以来多家企业发布重大合同公告;其次,关联交易数据预示行业活跃度提升,如中航高科预计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总额达788,000万元;最后,国防预算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6,655.4亿元,增长7.2%,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国际化发展成为军工行业另一重要趋势。中国军工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军贸市场有望成为行业增长的第二曲线。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军贸产品凭借性价比优势和技术特点,正在全球市场获得更多认可。与此同时,军工行业的改革持续推进,聚焦资产整合与重点领域控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改革措施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科研院所改制、资产重组等,这些都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军工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从全球视角看,国际军工市场也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北约计划要求成员国将军事能力目标提高30%以增强其军事姿态,目前80%的盟友已接受提议。波兰将GDP的4.7%用于军事开支,2025年国防投入近500亿美元。这些国际动态既反映了全球安全形势的变化,也为中国军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军工行业需要继续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FAQs

当前军工行业估值水平如何?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根据最新数据,当前中证军工板块PE为71.86倍,估值位于历史中位水平。军工板块正处于从业绩预期到业绩兑现的转折点,2024年9月以来板块最高涨幅达50%,反映了市场对新周期增长预期的乐观态度。行业基本面已经开始加速回暖,2025年关联交易额预计将显著增加,多家核心企业业绩有望企稳。从长期看,国防预算稳定增长(2024年增长7.2%)、新域新质领域快速发展、军贸出海等因素将为行业提供持续动力,但投资者需注意不同细分领域的分化特点。

什么是军工行业的"新域新质"方向?主要包括哪些领域?

军工行业的"新域新质"方向是指与传统军工领域相比,具有新技术、新应用特点的战略新兴领域,主要包括三大方向:一是新式战争相关领域,如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无人系统和新一代智能化作战底座;二是新质生产力领域,包括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和大飞机等市场空间广阔的新兴产业;三是新技术应用,如MEMS器件、增材制造(3D打印)以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等。这些领域普遍具有技术含量高、增长速度快、市场空间大等特点,正成为推动军工行业发展的新引擎。

低空经济在军工行业中处于什么地位?发展前景如何?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军工行业的新增长点。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475个通用机场,预计到2030年还需新增超过500个,这将带来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低空经济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据估计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政策层面,民航局正在制定《通用机场建设"样板间"》,拟于2025年4月完成意见征集,这将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低空经济发展。低空经济不仅包括传统通航业务,还涵盖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业态,发展前景广阔。

相关深度报告

国防军工行业:年报呈现结构性特点,建议关注新域新质方向

国防军工行业:年报呈现结构性特点,建议关注新域新质方向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中信建投于2025年3月19日发布,共26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国防军工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