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防军工行业分析报告:低空经济开启载人时代,军工企业业绩增长超预期

国防军工行业报告:多家军工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载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首批OC证落地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中邮证券于2025年4月1日发布的报告《国防军工行业报告:多家军工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载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首批OC证落地》,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2025年第一季度,国防军工行业迎来多项重要发展:一方面,多家军工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航空产业链企业表现亮眼;另一方面,中国民航局颁发首批载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标志着低空经济"载人时代"正式开启。本报告将深入分析军工行业最新动态,重点解读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和低空经济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全面客观的行业洞察。报告数据显示,在已披露年报的30家军工企业中,15家实现业绩同比增长,其中6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20%,航空产业链企业如中船防务、航天智造等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同时,低空经济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批OC证的颁发为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运营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国防军工、低空经济、无人驾驶航空器、OC证、上市公司年报、航空产业链、城市空中交通、军工业绩

一、军工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分化明显,航空产业链表现突出

截至2025年3月30日,中邮证券跟踪的120家军工行业上市公司中已有30家披露2024年年报,呈现出明显的业绩分化特征。数据显示,15家上市公司实现业绩同比增长,占比达到50%,其中6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20%,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航空产业链相关企业整体表现优异,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具体企业来看,中船防务2024年营收达到194.02亿元,同比增长20.17%,归母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4.86%,成为已披露年报企业中增长最为迅猛的公司。航天智造同样表现亮眼,营收77.81亿元,同比增长32.78%,净利润7.92亿元,增速达到87.02%。航空产业链中的航亚科技、新兴装备、洪都航空、中航成飞、中航高科等企业也保持了较快增长,反映出航空装备领域旺盛的市场需求。

表:部分军工企业2024年业绩表现

公司名称 2024年营收(亿元) 营收同比增速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
中船防务 194.02 20.17% 3.77 684.86%
航天智造 77.81 32.78% 7.92 87.02%
国科军工 12.04 15.78% 1.99 41.25%
航亚科技 7.03 29.39% 1.27 40.27%
新兴装备 4.62 10.82% 0.19 32.61%

多家军工企业已公布2025年经营目标,从营收目标来看,航空产业链上游材料生产商增长预期最为乐观。中航高科和中航重机预计2025年营收将分别增长14%和11%,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宝钛股份、贵航股份、中船防务等企业2025年营收目标增速在1%-5%之间,显示出不同细分领域对市场前景的差异化判断。这种分化反映出军工行业内部结构性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特点,航空装备及核心材料领域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

军工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其发展受到国防预算、装备升级需求和国际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2025年是"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任务的下半场起点,军工行业订单有望迎来拐点。从细分领域看,服务于提升装备性能或降低装备成本的新技术、以新能源为动力的新产品、以及军贸和军用技术转化带来的新市场方向,可能蕴含更大的发展弹性。企业需要在这些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才能在行业分化中把握增长机遇。

二、低空经济迎来里程碑:首批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OC证正式颁发

2025年3月28日,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迎来历史性时刻——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和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获得中国民航局(CAAC)颁发的全国首批载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证)。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正式进入"载人时代",为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运营扫清了政策障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亿航智能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其EH216-S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开启规模化服务,推动"空中公交"从概念走向现实。据了解,亿航通航作为亿航智能旗下专注于城市空中交通(UAM)运营的全资子公司,计划在广州各区域布局低空交通运营中心,为市民提供常态化的低空游览、城市观光及商业载人服务。而由合肥市国资平台与亿航智能合资成立的合翼航空,则将在合肥路岗公园等运营点开展商业载人服务,打造城市低空旅游新业态。

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浙江省绍兴市已启动总投资20.5亿元的全域低空新基建一期工程,这是全国首个以"全域低空新基建"命名的总承包项目,创下了低空经济领域公开招标项目的最高纪录。该项目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还涉及空域管理、通信导航、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布局,代表着地方政府对低空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前瞻性布局。这种"新基建+低空经济"的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从全球视野看,低空经济已成为各国争相布局的战略性新兴领域。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政策突破和商业化进展,使我们在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竞赛中占据了有利位置。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逐步拓展,低空经济将形成包括航空器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服务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潜在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别。特别是在旅游观光、紧急救援、物流配送、城市交通等应用场景,无人驾驶航空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三、军工新材料与技术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军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材料创新和技术突破。从产业链角度看,高温合金、钛合金等关键材料的供需情况和价格走势直接影响着军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2025年第一季度,钛合金主要原材料海绵钛的价格稳中有升,0级国产海绵钛价格区间为4.9-5.1万元/吨,较上月有所上涨。这种高端材料的供需变化反映了航空航天等领域持续增长的需求态势。

技术创新是军工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前,军工企业正围绕提升装备性能、降低成本和拓展应用场景三个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在提升装备性能方面,新材料应用、智能化升级和系统集成是主要突破口;在降低成本方面,规模化生产、工艺优化和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关注焦点;在拓展应用方面,军转民技术和军民融合产品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特别是在无人机、卫星应用、电子信息等新兴领域,技术创新正在催生大量商业机会。

军工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军工央企凭借资源优势和技术积累,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在一些新兴技术领域,民营企业通过差异化创新逐渐崭露头角。这种"国家队"与"生力军"并存的格局,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推动全行业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同时,国际合作与竞争也日益频繁,中国军工企业需要在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之间找到平衡,提升全球竞争力。

展望未来,军工行业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方面,传统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需求依然强劲;另一方面,无人系统、智能装备、太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低空经济领域,随着政策环境的优化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商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军工企业需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从军工大国向军工强国转变贡献力量。

相关FAQs

Q1: 首批载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OC证的颁发有何重要意义?

A1: 首批OC证的颁发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正式进入"载人时代",为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运营扫清了政策障碍。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创造了低空经济和城市空中交通的新里程碑,也为相关企业开展商业载人服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将加速整个产业的发展进程。

Q2: 2024年军工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有哪些特点?

A2: 2024年军工上市公司业绩呈现明显分化特点,在已披露年报的30家企业中,15家实现业绩同比增长,6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20%。航空产业链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如中船防务净利润增长684.86%,航天智造增长87.02%,反映出航空装备领域的高景气度。

Q3: 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如何?

A3: 当前低空经济已从试点探索阶段迈向商业化运营阶段,首批OC证颁发和各地新基建项目启动是重要标志。未来趋势包括: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观光、物流、交通等),产业链日趋完善(制造、运营、服务),技术持续创新(自动驾驶、新能源动力),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相关深度报告

国防军工行业报告:多家军工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载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首批OC证落地

国防军工行业报告:多家军工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载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首批OC证落地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中邮证券于2025年4月1日发布,共14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国防军工,民用无人机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