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I新基建发展分析: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的挑战与机遇

主题风向标12月第5期:主题轮动加剧,关注AI新基建与政策新催化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国泰君安于2025年1月2日发布的报告《主题风向标12月第5期:主题轮动加剧,关注AI新基建与政策新催化》,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AI)新基建已成为全球竞争的新焦点。2024年,AI新基建的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在智能算力规模上,预计到年底将突破100EFLOPS,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对我国AI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深入分析AI新基建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机遇,为行业内外的观察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

关键词:AI新基建、智能算力、算力需求、数据中心、政策催化

一、AI新基建的发展现状与政策支持

AI新基建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高度重视。我国在AI新基建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特别是在智能算力规模上,预计到2025年底将突破100EFLOPS。这一目标的设定,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于AI技术发展的重视,也反映了我国在全球AI竞争中的决心。政策方面,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AI新基建的发展。例如,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智能算力规模要突破100EFLOPS,并形成50个左右具有显著成效的行业开放语料库示范应用成果。此外,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的《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中,提出了发放“训力券”和“语料券”等具体措施,以降低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和训练成本,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二、智能算力需求的提升与数据中心的挑战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算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数据中心作为智能算力的核心载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日益突出。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总量可能超过1000TWh,相当于整个日本的用电量。我国数据中心能耗总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预计2026年耗电量为2022年的1.77倍。其次,数据中心的低碳化和节能改造需求显著提升。新建智算中心的低碳化要求、数据中心节能改造需求有望拉动供应链需求。例如,液冷技术作为数据中心节能的重要手段,预计到2026年我国液冷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50亿元。这些挑战和需求的提升,为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改造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AI新基建的商业化进程与产业政策的推进

AI新基建的商业化进程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产业政策的推进节奏,直接影响着AI新基建的商业化进程。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在AI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在新兴消费、先进装备/材料、生物制造等领域。政策的推动,不仅为AI新基建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然而,产业政策的推进节奏和效果仍需观察。关键领域的商业化进程是否达到预期,将直接影响AI新基建的发展前景。因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更加精准和高效,以确保AI新基建的健康发展。

相关FAQs:

Q: AI新基建的定义是什么?

A: AI新基建是指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通过建设智能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

Q: 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意味着什么?

A: 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意味着我国在AI领域的计算能力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能够支持更大规模的AI应用和研究,提升我国在全球AI竞争中的地位。

Q: 数据中心能耗问题为何如此重要?

A: 数据中心能耗问题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AI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能耗不断增加,对能源供应和环境产生影响;二是数据中心的节能改造和低碳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上就是关于2024年AI新基建发展的分析。AI新基建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其发展不仅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也面临着智能算力需求提升和数据中心挑战等问题。同时,商业化进程和产业政策的推进也是影响AI新基建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优化,AI新基建有望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关深度报告

主题风向标12月第5期:主题轮动加剧,关注AI新基建与政策新催化

主题风向标12月第5期:主题轮动加剧,关注AI新基建与政策新催化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国泰君安于2025年1月2日发布,共16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AI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