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零售业分析报告:大型零售企业营收连续7年下滑,百货业态盈利初现曙光

2024-2025大型零售企业发展指数&经营指标报告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百货商业协会于2025年5月23日发布的报告《2024-2025大型零售企业发展指数&经营指标报告》,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4-2025大型零售企业发展指数&经营指标报告》揭示了当前中国零售行业的严峻挑战与结构性变化。报告基于54家上市零售企业(42家以百货为主、12家超市企业)的财务数据,编制了全面反映行业发展的指数体系。数据显示,大型零售企业营业收入已连续7年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8.5%,但不同业态呈现明显分化——百货业态盈利状况有所改善,而超市业态仍深陷亏损泥潭。本报告将深入分析零售行业的现状、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为行业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零售业指数、百货业态、超市业态、经营指标、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

一、零售行业整体下行趋势未改,但业态分化明显

中国零售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期。报告数据显示,大型零售企业综合营业收入指数从2018年第一季度开始持续下滑,2024年第四季度指数为1265点,同比下降7.3%;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236点,环比下降2.3%,同比下降8.5%。这一下行趋势已持续整整7年,且尚未出现扭转迹象。

更令人担忧的是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大型零售企业净利润指数显示,行业整体在2022年第二季度首次出现亏损(指数为-7),亏损状态一直持续到2024年第三季度。2024年末指数回升至16,勉强扭亏为盈,但2025年第一季度又回落至2,处于盈亏平衡边缘,显示盈利基础极不稳固。

然而,不同业态的表现呈现明显分化:

  • 百货业态:2024年末营业收入指数为1182点,同比下降7.7%;2025年Q1为1160点,环比降1.9%。但净利润指数达到118点,为2022年Q4以来最高值,显示盈利状况改善。
  • 超市业态:2024年末营业收入指数309点,同比下降8.2%;2025年Q1为301点,同比下降10%。净利润指数为-128点,自2021年Q3以来持续亏损,2025年Q1进一步恶化至-163点。

表:2024-2025年大型零售企业关键指数对比

指标 百货业态 超市业态 行业整体
营业收入指数(2024Q4) 1182点(同比-7.7%) 309点(同比-8.2%) 1265点(同比-7.3%)
净利润指数(2024年末) 118点(改善) -128点(亏损) 16点(勉强盈利)
2025Q1趋势 营收降幅收窄,盈利小幅回落 营收加速下滑,亏损扩大 下行趋势未改

这种分化反映了不同业态面对电商冲击和消费习惯变化时的适应能力差异。百货企业通过业态调整、体验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盈利能力有所恢复;而超市企业受社区团购和生鲜电商的直接冲击更大,转型更为艰难。

二、成本压力与效率提升:零售企业的生存之战

在营收增长乏力的背景下,零售企业纷纷通过优化人效和成本控制来维持生存。报告显示,2024年样本企业员工总数同比减少12.2%,但人均效能指标有所提升,体现了行业"瘦身健体"的努力。

人效提升明显:2024年百货零售企业年人均营业总收入平均为984,414元,同比增长2.8%。其中广百股份以180万元/人的人均营收位居榜首,杭州解百、百大集团紧随其后。超市企业人均营收平均增长16%至136万元/人,主要因员工人数下降所致,新华都、北京京客隆等人效指标领先。

薪酬成本上升:尽管裁员普遍,但行业人均薪酬仍呈上升趋势。2024年百货企业人均薪酬平均为147,339元/年,同比上升2.9%;超市企业人均薪酬92,965元/年,同比大幅上升11.8%。薪酬上涨与人才结构优化有关,企业保留核心人才的同时减少基层员工数量。

表:2024年零售企业人均效能与成本指标

指标 百货业态 超市业态 行业趋势
人均营收 98.4万元(+2.8%) 136.8万元(+16%) 效率提升为主旋律
人均薪酬 14.7万元(+2.9%) 9.3万元(+11.8%) 人力成本持续上升
毛利率 41.1%(-1.4ppt) 24.7%(-0.8ppt) 普遍下滑

费用控制成为关键:百货企业平均销售费用率为16.4%(+0.5ppt),管理费用率13.9%(-0.2ppt),财务费用率5.7%(-0.2ppt)。超市企业销售费用率22.7%(-0.3ppt),显示出一定的费用管控成效。宁波中百、世纪金花、合百集团等企业在费用控制方面表现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高毛利率的百货业态(平均41.1%)与低毛利率的超市业态(24.7%)面临不同的挑战。百货企业需维持服务品质和体验优势,而超市企业则必须通过供应链优化和规模效应来应对微利挑战。

三、未来展望:数字化转型与业态融合将重塑零售格局

面对持续的市场压力,零售企业正在积极探索转型路径,两大趋势尤为明显:

全渠道融合加速:领先企业如百联股份、天虹股份等正大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通过小程序、直播电商、社群营销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报告显示,数字化投入较大的企业在营收下滑大环境中表现相对较好,未来这一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

业态边界模糊化:纯百货或纯超市模式日渐式微,多元化业态组合成为主流。王府井、银座股份等企业正发展"百货+购物中心+奥莱+超市"的多业态模式,以百货的高毛利率(平均45.1%)与购物中心的体验优势(毛利率36.3%)互补,抵御单一业态风险。

此外,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与社区商业发展为零售企业提供新机遇。重庆百货、合肥百货等区域龙头凭借本地化优势,在区域市场中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表现。未来,精准定位、差异化竞争和本地化运营能力将成为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为什么超市业态的亏损比百货业态更严重?
A:超市业态受社区团购和生鲜电商的直接冲击更大,且其标准化商品更易被线上替代。而百货业态通过提升体验服务和差异化商品,保持了较高毛利率(41.1% vs 超市24.7%),抗冲击能力更强。

Q2:零售企业普遍裁员,为何人均薪酬还在上涨?
A:这是因为企业在裁员时往往优先减少基层岗位,同时保留高薪的核心人才和专业人才,导致员工总数减少但平均薪酬上升。技术岗位占比提高也推高了整体薪酬水平。

Q3:哪些零售子业态表现相对较好?
A:根据部分企业分业态数据,奥特莱斯(毛利率78.1%)、专业专卖店(34.3%)表现较好,而传统大型超市(毛利率17.6%)面临最大挑战。体验性强、差异化高的业态抗风险能力更强。

Q4:未来零售企业如何突破增长瓶颈?
A:核心方向包括:1)数字化转型,提升全渠道能力;2)业态创新,发展体验式消费;3)供应链优化,降低成本;4)精细化运营,提升人效和坪效;5)区域深耕,把握低线城市消费升级机遇。

相关深度报告

2024-2025大型零售企业发展指数&经营指标报告

2024-2025大型零售企业发展指数&经营指标报告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百货商业协会于2025年5月23日发布,共32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零售企业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