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消费升级与性价比需求并存的当下,中国现制饮品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增长。作为这一赛道的绝对领导者,蜜雪集团(2097.HK)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已发展成为全球门店数量最多的现制茶饮品牌。本报告将深入分析蜜雪集团从河南郑州一家小店成长为拥有超过4.5万家门店的全球饮品帝国的历程,解读其"优质平价"的核心战略如何在下沉市场所向披靡,并前瞻性地探讨其海外扩张与多品牌布局将如何重塑全球现制饮品行业格局。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行业洞察,我们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立体的蜜雪集团发展图景。
关键词:蜜雪冰城、现制茶饮、下沉市场、门店扩张、供应链优势、品牌出海、幸运咖、性价比战略、加盟模式、饮品行业
蜜雪集团:从一元冰淇淋到全球饮品帝国的成长之路
蜜雪集团的发展历程堪称中国消费品牌崛起的经典案例。1997年,创始人张红超在河南郑州开设了一家小店,最初仅售卖简单的冰淇淋产品。2006年,公司推出售价仅1元的"蜜雪冰城超级冰堡",这一极具冲击力的定价策略为品牌赢得了首批忠实消费者,也奠定了日后"极致性价比"的品牌基因。2007年,随着张红甫的加入,公司开始探索加盟模式,两年内实现了180家门店的加盟,初步验证了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
2013-2020年是蜜雪集团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阶段。公司成立了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实现核心原料自产,同时建设仓储物流中心,完成了供应链体系的升级。这一时期,公司不仅夯实了主业基础,还进行了多品牌布局的尝试——2017年推出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2018年在越南开设首家海外门店,展现出国际化视野。截至2020年,蜜雪冰城门店数突破1万家,完成了从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品牌的蜕变。
2020年至今,蜜雪集团进入了超高速发展期。在资本助力下(2021年美团龙珠、高瓴资本等机构投资),公司门店数量呈几何级增长:2021年突破2万家,2023年突破3万家,2024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5万家。2025年2月,公司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标志着其正式步入国际化公众公司的行列。纵观蜜雪集团27年的发展历程,从产品创新到模式探索,从供应链建设到资本运作,每一步都精准踩中了行业发展的节拍,这种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强大的执行能力是其持续成长的核心动力。
表:蜜雪集团发展里程碑
时间节点 | 重要事件 | 战略意义 |
---|---|---|
1997年 | 品牌创立于河南郑州 | 奠定创业基础 |
2006年 | 推出1元"超级冰堡" | 确立性价比定位 |
2013年 | 成立大咖食品,自建供应链 | 解决规模化瓶颈 |
2017年 | 推出幸运咖品牌 | 开启多品类布局 |
2018年 | 越南首店开业 | 启动国际化战略 |
2021年 | 获美团、高瓴投资 | 引入战略资本 |
2025年 | 港交所上市 | 对接国际资本市场 |
现制茶饮行业:下沉市场潜力与头部集中趋势
中国现制饮品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6万亿元,其中现制茶饮占比约50%,规模约3127亿元。与普遍认知不同,这一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并非来自一线城市,而是广阔的下沉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底三线及以下城市现制茶饮门店密度为每百万人273家,远低于一线城市的474家/百万人,这种不平衡的分布恰恰预示着巨大的增长空间。预计2023-2028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现制茶饮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22.8%,远超行业平均的17.3%,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蜜雪集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下沉市场的精准把握。截至2025年初,蜜雪冰城在全国的门店分布呈现明显的"下沉"特征:三至五线城市门店合计占比高达56.31%,而一线城市仅占5.2%。这种分布与公司7元的产品均价形成了完美匹配,使其成为"小镇青年"消费升级的首选品牌。从区域分布看,蜜雪在河南及周边省份(山东、河北、陕西等)形成了高密度覆盖,其中河南省会郑州的门店密度达到每十万人6.05家,为全国最高。这种"根据地"式的布局策略既保证了区域运营效率,又为向周边扩张提供了跳板。
行业竞争格局方面,现制茶饮行业呈现出"一超多强、长尾众多"的特点。以门店数量计,蜜雪冰城以3.7万家的规模遥遥领先,是第二名古茗(9461家)的3.9倍,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蜜雪冰城不仅规模领先,经营效率也处于行业前列。其单店年收入约61万元,加盟商平均净利率达16%,投资回收期仅15-18个月,这种优异的单店模型极大地激发了加盟商的扩张热情。相比之下,行业中多数品牌仍困于区域化发展,难以突破千家门店规模,蜜雪集团的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已形成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表:中国主要现制茶饮品牌对比(2025年2月)
品牌 | 门店数量(家) | 产品均价(元) | 价格带 | 核心市场 |
---|---|---|---|---|
蜜雪冰城 | 37,035 | 7 | 平价 | 全国性布局 |
古茗 | 9,461 | 15 | 中端 | 浙江、福建 |
茶百道 | 7,705 | 16 | 中端 | 浙江、江苏 |
沪上阿姨 | 9,336 | 15 | 中端 | 山东、安徽 |
喜茶 | 4,458 | 29 | 高端 | 广东、浙江 |
蜜雪集团的三大核心竞争优势解析
蜜雪集团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领跑,得益于其构建的三大核心竞争优势: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定位、高度标准化的加盟管理体系以及全产业链覆盖的供应链能力。这三大优势相互强化,形成了难以复制的商业闭环。
极致性价比战略是蜜雪集团最鲜明的品牌标签。在现制茶饮行业,蜜雪冰城7元的均价几乎构成了行业价格底线,比第二梯队的均价(13-16元)低50%以上。这种价格优势并非以牺牲品质为代价,而是通过规模化采购、自建生产基地和高效物流体系实现的成本领先。以柠檬采购为例,2023年蜜雪集团采购柠檬约11.5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柠檬采购商,大规模采购使其获得了显著的议价优势。同时,公司还在四川安岳建立合作种植基地,进一步向上游延伸,确保原料品质和供应稳定性。在产品组合上,蜜雪冰城巧妙地将引流产品(如冰淇淋)与利润产品(如果茶、奶茶)相结合,既保持了品牌的高频曝光,又保证了合理的利润水平。
加盟管理模式是蜜雪集团快速扩张的引擎。与传统加盟体系不同,蜜雪构建了一套高度标准化的加盟商管理体系:从严格的准入审核(通过率不足5%)、系统的培训体系(12天集中培训),到完善的监督机制(2000名督导覆盖4.5万家门店),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这种"标准化"不仅体现在操作流程上,更渗透到门店选址、装修设计、营销活动等各个方面。数据显示,蜜雪加盟商平均管理2.26家门店,老加盟商占比超过90%,闭店率长期维持在2-4%的低水平,远优于行业平均。这种健康的加盟生态为公司持续扩张提供了稳定动力。
供应链能力是蜜雪集团最深厚的竞争壁垒。公司在河南、海南、广西、重庆、安徽建有五大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约79万㎡,年综合产能约165万吨,实现了糖、奶、茶、咖、果、粮、料的全品类自产。2021-2024年间,公司产能增长了4倍,但产能利用率仍保持在50%左右,为未来增长预留了充足空间。物流网络方面,蜜雪在国内拥有27个仓库(总面积约35万㎡),覆盖97%以上的县级行政区,90%的县级区域可实现12小时内配送。这种"生产基地+仓储物流"的全产业链布局不仅保障了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还为公司带来了约30%的毛利率,在平价定位下仍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能力。
表:蜜雪集团供应链布局概况
生产基地 | 位置 | 主要产品 | 年产能(万吨) | 战略意义 |
---|---|---|---|---|
河南基地 | 郑州 | 全品类原料 | 121 | 核心生产基地 |
海南基地 | 海口 | 奶制品、咖啡 | 4.5 | 面向海外市场 |
广西基地 | 南宁 | 糖、水果 | 18.5 | 热带水果加工 |
重庆基地 | 安岳 | 柠檬加工 | 15.5 | 柠檬专供基地 |
安徽基地 | 滁州 | 冷冻草莓 | 5.4 | 华东区域供应 |
全球化与多品牌:蜜雪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国内门店数量接近饱和,蜜雪集团正通过国际化扩张和多品牌运营开辟新的增长空间。这两大战略不仅分散了单一市场的经营风险,更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已成为蜜雪集团战略布局的重点。2018年,蜜雪冰城首家海外门店在越南开业,开启了国际化征程。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已在11个国家开设约4800家门店,其中印尼(2667家)和越南(1304家)是两大核心市场,贡献了海外收入的70%以上。选择东南亚作为出海首站具有战略考量:一方面,该地区华人众多,饮食文化与国内相近;另一方面,东南亚现制饮品市场尚处发展初期,2023年规模约201亿美元,预计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19.8%,为全球最快。蜜雪集团将国内验证成功的"高性价比"模式复制到东南亚,迅速打开市场。在印尼,蜜雪门店密度已达0.95家/十万人,接近国内部分省份水平,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幸运咖品牌的崛起标志着蜜雪集团多品牌战略的成功。2017年推出的幸运咖定位现磨咖啡市场,主打下沉市场和高性价比,与蜜雪冰城形成战略协同。截至2023年底,幸运咖门店数约2900家,虽然仅占现磨咖啡市场1.3%的份额,但增长势头迅猛。与星巴克、瑞幸等品牌不同,幸运咖将咖啡价格带下沉至8-12元区间,填补了下沉市场的空白。从门店分布看,幸运咖在河南(942家)、山东(322家)等蜜雪优势区域密度较高,有效利用了母品牌的供应链和加盟商资源。据测算,幸运咖在中性假设下门店天花板约1万家,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重要增长点。
蜜雪集团的国际化与多品牌战略并非简单复制,而是基于深度本地化的创新。在海外市场,公司针对当地口味调整产品配方,如东南亚门店增加糖分和冰量;在咖啡业务上,幸运咖简化产品线,主打经典款以适应下沉市场消费习惯。这种"全球视野、本地执行"的策略大大提高了新市场拓展的成功率。随着海外产能的布局(如海南基地面向东南亚)和本地化团队的建立,蜜雪集团正从一家中国本土企业向全球饮品巨头蜕变。
表:蜜雪集团东南亚主要市场布局情况(截至2024Q3)
国家 | 门店数量(家) | 人口(万人) | 门店密度(家/十万人) | 经济水平(GDP/人) |
---|---|---|---|---|
印尼 | 2,667 | 28,119 | 0.95 | 中等偏下 |
越南 | 1,304 | 10,035 | 1.30 | 中等偏下 |
马来西亚 | 337 | 3,513 | 0.96 | 中等偏上 |
泰国 | 272 | 7,170 | 0.38 | 中等偏上 |
菲律宾 | 98 | 11,489 | 0.09 | 中等偏下 |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蜜雪集团的门店扩张速度如此之快,如何保证加盟店的质量和统一性?
A1:蜜雪集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加盟商管理体系来保证质量统一性。首先,加盟商准入审核严格,通过率不足5%,要求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验资80万)和服务行业经验。其次,所有加盟商及店员必须完成为期12天的集中培训并通过考核。运营中,公司采用"线上监控+线下督导"的双重监督机制:线上通过系统监控所有加盟商的进货、销售数据;线下有约2000名区域经理/督导,每人管理15-20家门店,定期巡店检查。此外,公司还设有独立的市场稽核组对督导工作进行再监督。这种多层次的管理体系使得蜜雪在快速扩张中仍能将闭店率控制在2-4%的行业低位。
Q2:蜜雪冰城的产品均价仅7元,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A2:蜜雪集团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势。一方面,超4.5万家的门店规模带来了巨大的采购议价权,如公司年采购柠檬11.5万吨,成为全国最大采购商,获得了优惠价格。另一方面,公司自建生产基地和物流网络,五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65万吨,27个仓库覆盖全国,实现了原材料成本的优化和配送效率的提升。此外,蜜雪的产品组合科学,既有引流型低价产品(如冰淇淋),也有毛利较高的果茶、奶茶等,平衡了客流量与利润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约30%,归母净利率达18.7%,盈利能力处于行业中上水平。
Q3:幸运咖作为后发品牌,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咖啡市场找到发展空间?
A3:幸运咖采取了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价格方面,幸运咖将现磨咖啡定价在8-12元区间,显著低于星巴克(30-50元)和瑞幸(15-20元),填补了下沉市场的空白。选址上,幸运咖主要依托蜜雪冰城已有的优势区域和加盟商资源,降低开拓成本。产品策略上,简化SKU,主打经典款咖啡,降低运营复杂度。此外,幸运咖还共享蜜雪集团的供应链体系,在原材料采购和生产上具备成本优势。这些差异化措施使幸运咖在不到6年时间里迅速扩展到2900家门店,成为咖啡市场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Q4:蜜雪集团的海外扩张面临哪些挑战?其竞争优势何在?
A4:蜜雪集团海外扩张的主要挑战包括:口味本地化调整、供应链建设、文化差异和合规风险等。但公司也具备独特优势:首先,蜜雪选择与中国饮食文化相近的东南亚作为突破口,降低了市场教育成本。其次,公司将国内验证成功的"高性价比"模式复制到海外,产品价格普遍低于当地竞品30-50%,快速打开市场。再者,蜜雪在海外逐步建立本地化供应链,如在印尼、越南建设了6.9万㎡的7个自营仓库,保障了产品供应。最后,蜜雪灵活的产品策略(如增加糖分适应东南亚口味)也增强了本地适应性。这些优势使得蜜雪海外门店数在6年内迅速增长至4800家,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引擎。
相关深度报告

蜜雪集团(2097.HK)现制茶饮收入冠军,品牌出海值得期待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东北证券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共31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蜜雪集团,2097,现制茶饮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