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氟化工行业作为化工领域的重要分支,涵盖了制冷剂、含氟聚合物等多种产品。2025年,随着空调长协订单的落地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氟化工行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将深入分析2025年氟化工行业的市场动态,特别是制冷剂和含氟聚合物的价格、产量、库存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
关键词:氟化工、制冷剂、含氟聚合物、市场分析、行业趋势
制冷剂价格上行与市场景气度延续
2024年12月,三代制冷剂R32、R125、R134a的价格分别上涨至43000元/吨、42000元/吨和42500元/吨,较11月底分别上涨7.50%、10.53%、8.97%。R22价格也上涨至33000元/吨,较11月环比上涨3.13%。2025年第一季度,主流空调厂商的长协订单现金出厂价环比提升,R32和R410的价格分别上涨6.13%和11.78%。外贸订单表现良好,短期制冷剂市场延续向好趋势,一季度价格有望再度拉升。尽管1月家用空调及冰箱排产量有所下滑,但预计2月将大幅提升,制冷剂下游需求依旧旺盛。2025年2月下游空调行业排产大幅提升,为制冷剂价格提供支撑,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
含氟聚合物价格低位运行
受产能快速提升和需求增速下滑影响,2024年我国PTFE、PVDF、HFP价格均保持低位运行。截至12月31日,PTFE悬浮中粒、分散乳液、分散树脂价格分别为42000元/吨、29000元/吨、42000元/吨;PVDF粒料、粉料、锂电级价格分别为60000元/吨、52000元/吨、50000元/吨;HFP价格为35000元/吨。12月,PTFE、PVDF、HFP的产量分别为9307吨、9239吨和5949吨,同比分别变动-6.22%、7.74%和6.96%,月环比分别回升9.10%、39.50%、48.61%。工厂总库存分别为910吨、3220吨和400吨,月环比分别减少23.21%、14.36%和10.31%。
原材料价格波动与成本影响
2024年12月,萤石湿粉和萤石干粉价格分别为3662元/吨和3862元/吨,较11月底分别回落1.35%和1.28%。无水氢氟酸市场价格为10906元/吨,较11月底的10921元/吨下跌0.14%。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价格分别为2947元/吨、2314元/吨,分别较上月底下降5.21%和1.70%;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价格分别为3445元/吨、4649元/吨,分别较上月底持平和下降2.09%。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氟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产生了显著影响。
市场需求变化与行业展望
2025年1月,我国家用空调排产量同比下滑1.55%,预计2月同比增长22.60%。冰箱排产量1月同比下滑6.49%,预计2月同比增长31.30%。尽管1月排产量有所下滑,但2月的大幅提升预期表明市场需求依然旺盛。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保持在基线值,考虑到空调市场的旺盛需求,三代制冷剂配额较2024年略有提升,供需关系仍然趋紧。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相关制冷剂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相关FAQs:
问:2025年制冷剂市场为何能够维持高景气度?
答:2025年制冷剂市场维持高景气度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2025年第一季度主流空调厂商长协订单现金出厂价环比提升,为制冷剂价格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外贸订单表现良好,短期制冷剂市场延续向好趋势;三是尽管1月家用空调及冰箱排产量有所下滑,但预计2月将大幅提升,制冷剂下游需求依旧旺盛;四是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保持在基线值,考虑到空调市场的旺盛需求,三代制冷剂配额较2024年略有提升,供需关系仍然趋紧。
问:含氟聚合物价格为何保持低位运行?
答:含氟聚合物价格保持低位运行的主要原因是产能快速提升和需求增速下滑。2024年,我国PTFE、PVDF、HFP的产能增加,但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导致产品价格难以提升。此外,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对含氟聚合物的价格产生了一定影响。
问: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氟化工企业有何影响?
答: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氟化工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上。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如果产品价格不能相应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受到挤压。反之,当原材料价格下跌时,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如果产品价格保持稳定或略有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得到增强。2024年12月,萤石、无水氢氟酸、甲烷氯化物等原材料价格有所波动,对氟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产生了显著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2025年氟化工行业的分析。2025年,制冷剂市场在空调长协订单落地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价格上行,市场景气度延续。含氟聚合物则因产能快速提升和需求增速下滑,价格保持低位运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氟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产生了显著影响。尽管1月家用空调及冰箱排产量有所下滑,但2月的大幅提升预期表明市场需求依然旺盛。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保持在基线值,供需关系趋紧,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