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行业发展展望及发展建议:万亿级市场的崛起与挑战

低空经济,依托低空空域,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多等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低空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布局。

关键词:低空经济、无人机、eVTOL、政策监管、产业生态、区域融合

一、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拓展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迭代创新。无人机技术相对成熟,已广泛应用于农林植保、地理测绘、巡逻巡检等领域,并逐步向安防监控、快递物流等行业拓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则在观光旅游领域率先落地,未来有望在城市空中交通(UAM)、警务安防、国防军事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引用数据: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同比高增33.8%;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2021-2026年CAGR约29.6%。

2021-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和增速
2021-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和增速

技术的进步为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拓展提供了可能。例如,无人机在农林植保领域的应用,通过精准喷洒农药,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农药使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快递物流领域,无人机配送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流方式,能够解决偏远地区配送难题,提高配送效率。eVTOL技术的发展,则为城市空中交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二、政策监管与法规建设

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政策监管和法规建设作为保障。目前,低空经济领域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航空器适航审定、市场准入、安全监管等方面仍需加强研究和谋划。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低空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

引用数据: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27个省(市、自治区)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低空经济。

政策监管的加强,可以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清晰的方向指引和资金保障,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例如,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政策文件,为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应用场景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资源汇集等提供支持。

三、产业生态与基础设施建设

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目前,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低空空域利用率较低。未来,随着空管系统、网络设施、通航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低空经济的发展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引用数据:根据中国民航网数据,截至2023年底,青岛和沈阳飞行服务站数量均为1个,仅次于深圳。

产业生态的建设,需要加强人才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及试点示范。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的集聚,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持。同时,通过建设5G网联无人机试飞基地等基础设施,为低空经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飞行服务保障、规模应用落地等方面提供了支撑。

总结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技术迭代、政策监管、产业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随着这些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低空经济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关深度报告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万亿级新赛道卡位竞争激烈,低空经济未来已来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万亿级新赛道卡位竞争激烈,低空经济未来已来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36氪研究院于2024年9月13日发布,共41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低空经济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