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步开放,低空经济正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依托低空空域,以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直升机等为主要飞行载体,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物流、交通、应急救援、文旅等。低空经济不仅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更是推动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力量。本文将从产业链分析、市场规模预测、技术发展趋势三个角度,深入探讨低空经济行业重点细分赛道的现状与未来。
关键词:低空经济、无人机、eVTOL、直升机、产业链、市场规模、技术趋势
一、产业链分析:构建低空经济的基石
低空经济的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众多。从上游的基础材料、元器件、关键系统的研发制造,到中游的飞行器整机研发制造,再到下游的运营应用,整个产业链构成了低空经济的完整生态。
在上游,基础材料如金属合金、碳纤维,元器件如航空继电器、发动机点火器、航空连接器,以及关键系统如动力系统、飞控系统、机载系统等,都是支撑整个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成本控制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中游的飞行器整机研发制造是产业链的核心,包括无人机、eVTOL、民用直升机等。这些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和适航认证等环节,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政策支持和市场认可。
下游的运营应用则是产业链的延伸,涵盖了低空运输、行业应用、城市应用、低空军用等多个方面。这些应用场景的拓展,将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规模预测:万亿市场的新蓝海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同比高增33.8%;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2021-2026年CAGR约29.6%。这一预测显示了低空经济巨大的市场潜力。

无人机和eVTOL是低空经济领域的核心产品。无人机因其技术相对成熟,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物流、交通、应急救援等领域。eVTOL作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UAM)的重要载体,其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6年增至95.0亿元,2024-2026年CAGR约72.3%。
三、技术发展趋势:创新驱动未来
技术创新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无人机领域,飞控系统的智能化、感知系统的精准化、通信系统的稳定化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在eVTOL领域,电动化、智能化、垂直起降技术等是技术研发的重点。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低空经济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将不断提升。例如,5G技术的高带宽、低延迟特性,将极大地提升无人机和eVTOL的通信能力,使得远程控制、实时监控成为可能。
此外,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也将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轻质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将减轻飞行器的重量,提高载重和续航能力;新能源技术如电动、氢能等将为飞行器提供更加环保、高效的动力来源。
总结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其产业链的完善、市场规模的扩大、技术趋势的创新,共同构成了这一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低空经济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低空经济将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关深度报告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万亿级新赛道卡位竞争激烈,低空经济未来已来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36氪研究院于2024年9月13日发布,共41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低空经济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