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经济,作为全球竞逐的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深度推动产业和技术融合,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图景,并显现出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巨大潜力。低空经济以通用航空为主体,依托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综合经济形态,覆盖载人、载货等低空范围内的一切经济活动。产业链条广泛,涉及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关联支持产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政策的持续推动,低空经济正成为各地争相竞逐的万亿新蓝海。
关键词:成都、低空经济、产业链、创新聚集、环境友好度、企业聚集度、资本活跃度
成都低空经济产业概况:全国布局与区域特色
成都,作为国内航空工业重镇,其航空产业基础雄厚、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资源丰富。成都拥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等多个政策功能叠加优势,发展低空经济基础较好、前景广阔。成都已将低空经济纳入重点产业链,正全力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成都低空经济产业的全国布局显示了其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的显著地位。上游为研发设计与原材料,中游是零部件制造与集成,下游是应用与服务。成都在这三个环节均有布局,尤其在工业无人机领域,成都拥有中航无人机、纵横股份、腾盾科技等龙头企业,产业年均增速超20%,工业无人机产业链综合竞争力位于全国第一梯队。
成都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表现: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成都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表现突出,位居全国前列。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包括企业聚集度、资本活跃度、创新聚集度和环境友好度四个一级指标。成都在这些指标上均有不俗表现,显示出其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综合实力。
企业聚集度方面,成都已集聚低空经济企业224家,全国占比4.12%。资本活跃度方面,成都的融资热度和融资规模均显示出其在投融资领域的竞争力。创新聚集度方面,成都拥有60余所高等院校和“国字号”科研院所,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航空航天产业研发体系。环境友好度方面,成都拥有5个通用机场,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成都与主要城市低空经济产业对比分析:产业链竞争力
成都与主要城市在低空经济产业的对比分析中,显示出其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竞争力。在低空经济规模贡献中,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贡献最大,接近55%。成都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的“链接力”指数分别为36.80、39.09和49.21,均位列前十城市中第五位。
成都的龙头企业竞争力也不容小觑。成都有10家上市企业,在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前十城市中排名第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为17家,排名第三。这些企业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更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市场扩大的关键力量。
总结
成都低空经济产业以其深厚的产业基础、强劲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成都正聚焦建设西部低空经济中心,加大在研发制造、低空空域、基础设施、场景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探索,从“空域端”“产业端”“应用端”同向发力,全力推动低空经济起飞。随着技术迭代、场景创新、空域开放、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断提速,成都有望在低空经济产业上率先起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