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化的金融环境中,银行业作为经济的核心支柱,其经营策略和行为模式受到利率水平的直接影响。低利率时代,尤其是接近或达到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环境,对银行的净利息收入、资产质量、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银行必须调整其业务模式和经营策略,以适应这一新常态。本文旨在分析全球低利率时代下,银行业为应对挑战所采取的行为变化。
关键词:低利率、银行行为变化、净利息收入、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客户理解力
全球银行业的共同选择:降低成本与拓展盈利来源
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业的净利息收入受到显著压缩。为了维持盈利水平,全球银行业普遍采取了降低负债成本和拓展盈利来源的策略。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银行业通过市场化定价有效对冲了基准利率的下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息差水平。例如,美国银行业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快速下行期间,通过同步降低存贷利率,维持了3%以上的净息差水平。
与此同时,银行也在积极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财富管理、投资银行和费用收入等非利息收入业务成为银行转型的重点。通过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银行能够增加与客户的接触点,提高交叉销售的机会,从而增加非利息收入的比例。此外,银行还通过兼并收购、优化内部管理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资产端风险偏好的调整:从扩张到稳健
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在资产端的风险偏好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欧元区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银行在面对低利率挑战时,选择降低信贷资产比重,增加现金和货币政策主管机关的债权,以控制信用风险和维持资产质量。这种策略有助于银行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保持资产负债表的稳健。
日本银行业在长期的低利率环境中,通过增加海外资产配置和拓展国际业务,实现了资产端的多元化和风险分散。三菱日联银行等大型银行通过海外并购和设立分支机构,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也为股东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这些行为表明,银行在低利率环境下更加注重资产的质量和收益的稳定性,而非单纯追求规模扩张。
客户理解力成为银行经营的关键
在低利率时代,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对客户的理解和服务能力上。银行需要深入理解个人客户、企业客户和政府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银行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促进企业存款留存,以养老和教育为契机深化财富管理转型,同时强化内部联动和外部合作,打造丰富的金融生态圈。
日本银行业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通过建立全国一体化的融资担保体系,日本银行业积极展开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使得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近十年占比高达70%左右。这种深度介入客户发展的做法,不仅帮助银行与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也为银行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总结
低利率时代对全球银行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银行必须通过降低成本、调整资产端风险偏好、拓展盈利来源和提高客户理解力等措施,来适应这一新环境。这些行为变化不仅有助于银行在短期内保持盈利水平,也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利率环境和宏观经济的变化,银行业的经营策略和行为模式仍将不断演进。
相关深度报告

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金融聚焦改革之行为篇-低利率时代银行行为和投资范式变化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华创证券于2024年7月1日发布,共30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银行业,低利率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