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债券交易动向:3 - 6月卖债背后逻辑与未来趋势剖析

银行OCI账户储备大盘点:下半年银行还会大幅卖债吗?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浙商证券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的报告《银行OCI账户储备大盘点:下半年银行还会大幅卖债吗?》,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在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幻中,银行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其在债券市场的买卖行为备受瞩目。2025年上半年,尤其是3 - 6月期间,银行在债券二级市场呈现出大规模卖债的现象,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银行在这一时间段内大规模卖债?不同类型的银行卖债的动机又有何差异?未来几个月银行是否还会继续这种大规模卖债的行为?这些问题对于理解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债券市场走势以及金融市场整体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分析银行二级市场债券买卖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3 - 6月银行卖债的原因,对比不同类型银行的买卖动机,并对未来几个月银行的卖债趋势做出判断。

关键词:银行债券买卖;二级市场;卖债原因;银行类型差异;未来趋势

银行二级市场债券买卖行为的影响因素

银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债券并非随机行为,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可归纳为被动配置行为、主动配置行为和风险指标约束三个方面。

被动配置行为

当信贷需求走弱时,存贷差(存款规模 - 贷款规模)会走阔,银行资金变得充裕,此时剩余流动性就有了流向债券配置的可能。银行会将在一级市场配置后剩余的资金,投入到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以此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例如,当市场上企业贷款需求不高,银行吸收的存款没有合适的贷款项目投放时,就会将多余的资金用于债券投资。不过,这种被动配置行为并非在所有时候都会主导银行的债券买卖决策。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虽然存贷差走阔,银行存在剩余流动性,但3 - 6月银行在二级市场却大幅卖债,这说明银行二级市场买卖行为与被动配置行为可能并无直接关联,更多地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主动配置行为

银行会基于对债券走势的预判和自身的业绩诉求,主动调节债券仓位。从利率预判角度而言,如果银行预测未来债券利率会出现调整进而走熊,为了避免损失,银行可能会提前卖出债券获利了结;相反,如果预期未来债券收益率下行,银行则可能增加债券交易规模,以获取更多的收益。从业绩诉求角度来看,当银行业绩压力较大时,银行可能会卖出OCI/AC账户老券,兑现前期浮盈,从而支撑当期业绩。例如,在业绩考核压力下,银行为了达到预定的盈利目标,会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卖出持有的债券。

风险指标约束

银行需要根据季末等时点的风险指标,主动调节债券期限结构。当流动性或者利率风险等指标吃紧时,银行可能会选择卖出长债或增发存单来调节指标,以满足监管要求和维持自身的风险可控性。比如,当利率风险指标接近监管上限时,银行为了避免违规,会通过调整债券持仓来降低风险。

2025年3 - 6月银行大规模卖债的原因

2025年3 - 6月银行在二级市场大规模卖债,主要是中小银行业绩压力大,通过兑现OCI/AC账户浮盈来改善业绩,同时不同类型银行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被动配置行为:存贷差走阔

今年存贷差走阔,尽管一级市场上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维持相对高位,但银行仍有部分剩余流动性。我们用近三个月平均存贷差增量 - 政府债券净融资额 * 0.6作为银行剩余流动性的指标。从投资者结构来看,截至2025年6月,商业银行持有63%的存量国债,假设银行购买了60%的一级市场新发政府债券。然而,今年来剩余流动性与二级市场净买入/卖出出现背离。这表明银行二级市场买卖行为与被动配置行为无关,更多地与主动配置行为或者其他因素相关。下表展示了相关数据的计算情况:

指标

详情

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

发行规模 - 偿还规模,包括国债和地方政府债

近三个月平均存贷差

近三个月平均存款增量 - 近三个月平均贷款增量

剩余流动性

近三个月平均存贷差 - 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 * 0.6,假设银行在一级市场配置60%的政府债券增量

主动配置行为:银行业绩压力大

从利率走势来看,银行可能对今年利率走势及资本利得部分并不乐观,选择卖出债券落袋为安。截至2025年9月30日,10Y国债到期收益率已较年初上行20bp,不同于去年牛市行情(全年下降87bp)。从业绩压力方面,中小银行业绩压力大。25H1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核心营收分别同比 - 0.9%、 - 1.0%、 + 7.9%、 - 2.0%;增速分别环比 + 1.8pc、 - 0.8pc、 - 0.5pc、 + 1.2pc。同时,中小银行金融市场板块24H1基数水平较高,今年板块业绩压力不小。24H1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8.0%、29.5%、51.0%,25H1金融市场业务收入出现了同比负增或者增速下滑。为了改善业绩,中小银行处置老券对营收改善作用大。25H1中小银行OCI浮盈储备已经转出3成左右,剩余7成;国有行仅转出1成,剩余9成。如果剔除卖出AC + OCI账户老券的贡献,25H1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营收同比增速可能分别为 - 1.8%、 - 8.3%、3.6%和 - 12.7%,即OCI户浮盈转出对营收的贡献分别为1.2pc、3.2pc、5.3 pc、6.4 pc,AC户卖出老券对营收的贡献分别为2.4pc、2.8pc、3.6pc、7.3pc。若下半年将剩余的OCI浮盈储备全部卖出释放,25H1末的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浮盈分别可支撑7.8%、3.0%、6.5%、10.9%的全年营收。

风险指标约束:利率风险指标吃紧

从流动性风险指标来看,25H1末国股行LCR指标平均为149.7%,较一季度末上升1.6pc,较去年末下降23.8pc。整体来看,Q1资金面偏紧,Q2流动性缓解,对Q2的卖出行为影响不大。从利率风险指标来看,去年末和今年上半年国有行抛售超长债,可能跟利率风险指标相关。国有行承接超长债可能导致资产久期显著拉长,需要抛售超长债来调节“△EVE/一级资本净额”的指标。该指标一般针对国股行按季考核,监管指导限额为15%。伴随着超长债陆续发行,利率风险指标压力可能逐步加大。今年来国有行超长债卖出显著增多,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该指标的约束。根据测算,24年末国有行利率风险指标平均水平大约为10.4%,较23年末上升3.1pc。

不同类型银行债券买卖的行为动机差异

不同类型的银行在债券买卖行为上动机存在明显差异,国有行、股份行和城农商行受不同因素的主导。

国有行:受剩余流动性和风险指标驱动

国有行二级市场买卖行为主要受剩余流动性和风险指标影响,受业绩压力影响较小。从资金角度看,国有行25Q1增量存贷差约1.0万亿,低于去年同期的3.2万亿,剩余流动性收敛。2 - 4月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显著上升,说明国有行同业融资需求较强,剩余流动性不足,对应同一时期卖债规模大幅增加。从业绩角度看,25H1国有行核心营收同比下降0.9%,降幅环比收窄1.8pc,业绩压力相对较小。国有行主要是在2 - 4月增加卖出规模,并且超长债卖出规模高于去年。

股份行:业绩压力大,AC账户缩表

股份行二级市场买卖行为受剩余流动性因素影响较小,主要受业绩压力影响。从资金角度,股份行25Q1 - Q2增量存贷差维持高位,同业存单融资规模较往年下降,剩余流动性充裕。从业绩角度,25H1股份行核心营收同比下降1.0%,降幅环比扩大0.8pc,股份行压力相对较大。从规模来看,25Q2股份行AC账户规模环比下降2.2%,OCI账户规模环比增长1.7%,增速较25Q1下降7.7pc。股份行可能卖出部分OCI和AC账户老券支撑营收,但OCI浮盈储备有限。

城农商行:业绩压力大,部分银行AC账户和OCI账户缩表

城农商行二级市场买卖行为受剩余流动性因素影响较小,主要受业绩压力影响。从资金角度,股份行25Q1 - Q2增量存贷差维持高位,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较往年减少,剩余流动性充裕。从业绩角度,25H1城商行核心营收同比增长7.9%,增速环比收窄0.5%;农商行同比下降2.0%,降幅环比收窄1.2pc,部分城农商行压力相对偏大。从规模来看,25Q2农商行AC账户规模环比下降1.1%,OCI账户规模环比下降0.8%。农商行业绩压力较大,需要卖出OCI和AC账户老券支撑营收。农商行OCI储备较厚,25H1城商行和农商行OCI储备/全年营收分别为6.5%和10.9%。

未来几个月银行债券卖债趋势判断

未来几个月银行在二级市场的卖债行为将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不同类型银行的卖债趋势可能有所不同。

被动配置行为:剩余流动性充裕,大行入场配置

从存贷款角度,存贷差仍有走阔趋势。尽管存在存款非银化等现象,但4月以来存款增速显著高于贷款增速,即使剔除去年手工补息低基数影响,存款两年复合增速近期持续高于贷款增速。从一级市场角度,预计年内政府债券未来每月平均净融资规模在5000 - 6000亿,显著低于1 - 8月每月平均水平(1.3万亿左右)。在剩余流动性走阔的情况下,伴随负债成本改善,预计大行可能加大债券配置计划。预计年末上市银行单季付息负债成本率可能将降至1.47%。考虑税收成本和信用成本后,5Y国债经济利润大约在40bp左右。

主动配置行为:中小行可能加大卖债力度改善业绩

国有行业绩压力不大。从25年中报数据看出,国有行利息收入企稳,中收大幅修复,外汇市场收获颇丰,25年业绩压力相对较小。预计下半年国有行止盈诉求相对不强。在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大行配置盘仍会入场。中小银行可能加大卖债力度。考虑到中小银行中收增速下降,其他非息收入去年基数偏高,预计下半年中小银行业绩压力仍较大。如果未来债市持续调整,预计中小银行仍会大规模卖出AC账户和OCI账户以支撑营收。OCI账户方面,仍有7成浮盈剩余待释放。AC账户方面,由于会计分类及审计要求,AC户卖出比例有一定限制,但25H1末城商行AC账户规模有较大卖出空间。

风险指标约束:供给压力减小,指标压力趋缓

根据测算,24年末国有行利率风险指标平均水平大约为10.4%,较23年末上升3.1pc。截至9月30日,超长期险特别国债已发行1.4万亿,年内剩余额度十分有限。伴随一级市场供给压力减小,预计利率风险指标压力趋缓,国有行二级市场长债卖出规模将会减少。

常见问题解答(FAQs)

1. 银行二级市场债券买卖的被动配置行为是如何实现的?

当信贷需求走弱,存贷差走阔时,银行资金充裕,会将一级市场配置后剩余的资金投入到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以此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例如,当企业贷款需求不高,银行吸收的存款没有合适的贷款项目投放时,就会把多余资金用于债券投资。

2. 2025年3 - 6月中小银行卖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业绩压力大,通过兑现OCI/AC账户浮盈来改善营收。中小银行核心营收增速不理想,金融市场板块业绩压力大,处置老券对营收改善作用明显,OCI户和AC户浮盈转出对营收有较大贡献。

3. 不同类型银行在债券买卖行为上为何会有差异?

不同类型银行受不同因素主导。国有行主要受剩余流动性和风险指标影响,业绩压力相对较小;股份行主要受业绩压力影响,剩余流动性对其影响较小;城农商行同样主要受业绩压力影响,部分银行因业绩压力大需要卖出债券支撑营收。

4. 未来几个月大行和中小行在债券买卖上分别会有什么趋势?

大行在剩余流动性充裕、负债成本改善且业绩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可能加大债券配置力度;中小行由于业绩压力较大,若债市持续调整,可能加大卖债力度,尤其是卖出AC账户和OCI账户来支撑营收。

5. 利率风险指标对银行债券买卖有什么影响?

当利率风险指标吃紧时,如国有行承接超长债导致资产久期拉长,为满足监管要求,银行会通过抛售超长债来调节“△EVE/一级资本净额”指标,从而影响债券买卖行为,可能导致银行减少长债配置或卖出长债。

相关深度报告

银行OCI账户储备大盘点:下半年银行还会大幅卖债吗?

银行OCI账户储备大盘点:下半年银行还会大幅卖债吗?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浙商证券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共16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银行,OCI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